東山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樣吧,架設電線就由羅曉峰負責。既然拿到了電工證,那就是我們大隊的電工了。待會兒各隊出4名施工人員,把名單交給曉光讓他帶給曉峰,就讓曉峰按照名單帶人施工。”任乃孝說道。
“那個隊人員少可告訴我,我們替你們出。”四隊隊長樊平安道。
其他三個隊的隊長都笑了笑算作回應。現在誰不想多出幾個工,多掙點工分錢。
去年一個工 6毛2,今年說不定7、8毛錢呢,誰願意失去這麼好的賺錢機會。
再說了,但凡遇到急茬活,有時工分可以給到一天12分。那天搬運軍火庫的物資就是,不但吃了一頓好飯,還拿到了12分的工。
請大家再多待一會。最後再說一件事,也是好事。
這虎年真是虎虎生威!怎麼好事連連,好運綿綿。
大傢伙心想,只要是好事,別說多待一會,就是讓我們在這坐上三天三夜也心甘情願。
任乃孝便把縣裡準備讓方明負責,在縣城近郊建設一個蔬菜基地的事告訴了大家。
大家一聽這與我們也沒什麼關係呀!主要是方明的工作,給方明交代就是了!
大家的眼神,任乃孝一瞥就明白。
“大家不要以為與自己無關,而是與我們息息相關。”
任乃孝故意停頓下來,又喝了一口水。在大家焦急的目光中又接著道:“方副大把這個專案爭取到我們向陽寨了。”
“啊……”
又是一陣驚訝聲。
婦女隊長袁翠香提出了一點異議:“任支書,這會不會違反了‘以糧為綱’的口號吶!”
袁翠香的話說出了大家的擔心。大家都是這麼想的。
“以糧為綱”是1958年提出來的,當時主要為了解決溫飽問題。可下面在落實過程中卻硬生生地把它變成了“以糧為綱,其餘砍光”的行為 。
這樣,不但城市,就是農村家庭的餐桌上仍常年只有蘿蔔、土豆、大白菜這“老三樣”,群眾是怨聲載道。
也許是上面政策有點鬆動,也許是牧辰風軍人出身不信邪,非要解決“菜籃子”問題。
尤其看到機關幹部對今年年貨中那綠油油青菜的貪婪,更引發了他的思考。
帝都那麼大的城市都可以大張旗鼓地搞個大大的什麼“常青公社”生產蔬菜,滿足城市需求,我們為什麼不可以建個蔬菜生產基地。於是便有了由縣裡出資,方明牽頭負責為榆縣城鎮生產蔬菜的想法。
方明明白大家的顧慮,便引導道:“帝都,羊城都有專門公社、大隊生產蔬菜,看來上面是允許的。牧縣長也不是一時頭腦發熱,肯定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再說了,我們是執行命令,又不是自做主張。有好處不要是不是有點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