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山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其實,這次歡送梁家驤,觸動最大的應該是杜志明。
大隊幹部對梁家驤的讚美,頻繁地敬酒並沒讓他有太大的觸動,他自認為這是應該有的程式。然而,當向陽寨的村民們挎籃提袋聚集在大隊部門口與梁家驤告別的情景出現在他眼前時,杜志明被深深地震撼了。
這一幕讓他永生難忘!
他們手上提著的籃子和袋子裡,裝滿了自家種植的蔬菜、自做的炸糕和自制的土特產。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東西,卻承載著村民們對梁家驤的深情厚誼。
一位年邁的大娘顫抖著雙手,將一籃新鮮的雞蛋遞給梁家驤,激動地說:“梁教授,這是我們家雞下的蛋,給你嚐嚐鮮。你為我們做了那麼多好事,我們都不知道該怎麼感謝你。”
站在一旁的杜志明,看到這一幕,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情緒。他的眼眶溼潤了,淚水情不自禁地流了下來。
這就是中國最底層的農民,明知你是被“發配”到這裡的人,但沒有歧視你,沒有另眼相待,忘記了你到這裡是來接受“教育”的。可你為他們做了哪怕一點點有益的事,他們卻時時掛在心上,記著你的好。
今天的場面,讓杜志明感受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溫暖。村民們雖然生活簡樸,但他們卻有著一顆金子般的心。他們的熱情和善良讓杜志明感受到了人性的美好,也讓他明白了自己應該怎麼做。
杜志明暗暗發誓要為這些農民做更多的事情,幫助他們改變自己的命運,讓他們過上更好的生活。
看到杜志明紅紅的眼圈,方明猜到一定是剛才的場景觸發了他內心的情感。“杜老,到大隊部坐會吧。”
“不了方知青,我回去了。”
歡送會上該說的都說了,杜志明不想再耽擱大家的時間,扭過身準備和吳老栓一塊回牛棚去。
“杜老,梁教授走了,你一個人住在牛棚太不方便。你也不會做飯,我剛才已派人把你的行李搬到知青點去了。”方明告訴杜志明。
“我和老吳住在一起挺好。”杜志明道。
吳老栓反應過來,也勸解道:“您還是住到知青點合適。我中午趕牛車回來太晚,可能要常常讓你餓著肚子。您每天要幹大事,可不能弄壞了身體。”
杜志明苦笑一聲:“連你也不要我了!”
方明微笑著說:“其實讓您老住到知青點是給您老增加了負擔。”他的語氣中充滿了敬重和感激之情。
杜志明眨了眨眼睛,有些不解地問道:“這話怎麼說?”聲音中透露出一絲疑惑。
方明輕輕地嘆了口氣,解釋道:“現在知青們裝配的都是您設計的產品,你住到知青點,他們有什麼問題請教的話,那可太方便了。他們方便了,你肯定就要忙起來了。”
杜志明聽了,恍然大悟地點了點頭。微笑著說:“沒關係,我喜歡和年輕人在一起,這樣我也能學到很多新東西。”語氣中透露出對知青們的喜愛。
方明又道:“我還有個想法,就是想利用晚上時間,讓您給知青們,還有二車間的工人上上無線電課,讓他們不但會組裝,還要懂得收音機的原理,會判斷收音機的故障及維修,成為全能型人才。”
方明的話語中充滿了興奮和期待。
聽了方明的想法,杜志明不禁有些驚訝。他瞪大了眼睛,嘴巴微微張開,彷彿想要說些什麼,卻又不知道該說什麼。他的心中湧起了一股欽佩之情,對方明的想法感到由衷的讚賞。
在他看來,這個小青年確實不一般,他的思維超越了一般人的侷限,能夠深入地思考問題,看到別人看不到的一面。
沉思片刻,杜志明道:“這個想法很好,但是我不知道我能不能勝任。畢竟這些年我已經很少教學了,又退休了好幾年。”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