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慢行,到了懸空寺最高處的三教殿時,姚慎憑欄遠眺,一時心襟動搖。宋代大畫家郭熙評說五嶽的意境:“嵩山如臥,泰山如坐,華山如立,恆山如行”。這‘恆山如行’指的是立於懸空寺的最高處三教殿外俯視谷底,則見恆水波濤澎湃、雷鳴震天,極目遠眺對面,天峰嶺又若猛龍奔騰,讓人難以自己。
謝菲象個小孩一般在身旁大叫著:“懸空寺,半天高,三根馬尾空中吊”。
這是當地關於懸空寺的一首民謠,其中突出的是一個“懸”字。看來謝菲也是心有觸動了。
不知道從何時起,祟洋抑中佔據了文化的主流,越來越多的人只記得木村拓哉、聖鬥士、魔法美少女,西裝領帶成為正規禮儀中不可或缺的著裝,而拗口拗嘴的英語日語更是人們改善生活出人頭地必不可少的升級利器,萬里長城、雲岡石窟、大足石刻、布達拉宮等歷史文化名勝中積澱的內涵被層層剝離,現在唯一受人關注的是其在經濟旅遊中的價值。也不是說要把某些標誌著恥辱的東西時時寫在額頭雋刻於心,或許那樣會給年輕的中國帶來額外的重負,但至少不應當將古文化中的精粹也剝離遺忘。就比如眼前的懸空寺,就算傾現代科技的那一套全部用上來恐怕也難以達到古人的成就,但又有幾個人能把懸空寺當一回事呢?
或許也是有人在反思這一問題的,就比如南陸的章教授在年輕時也曾下過一番工夫從另一個角度去發掘整理中醫,只不過因為某個大師級別的人物一句話就改變了人生的信仰。又或許是一兩個偽大師的惡濁表演讓國人對傳統的東西失卻了好感,就比如前些年的氣功熱潮,當熱潮過後,氣功就只能成為武俠玄幻小說中的一個題材。
在對待傳統的問題上,我們是否應該因為噎廢食呢?答案肯定是否定的,但問題是,我們究竟該如何去分辨傳統中的精粹與糟泊?就比如醫易的問題,章教授花費了人生中最美好的一段時光,卻只弄出一些毫無用處的歷史考證。將卦象與病症用藥結合的想法看似不錯,但在臨床上卻沒半點作用,這明顯是隻得其形未得其神了——因為看病時不可能以搖褂來定病用藥,如此生搬硬套當然沒絲毫用處。
傳統文化中最注重的似乎便是這“神”字。書法中不管是楷行隸草都要寫出字的風骨來,水墨山水裡更有畫形寫意的講究,就連園林中都有生境畫境和意境的講究,圍棋中雖未有“神”字一說,所謂得神者即上乘失神即下乘。圍棋中雖無“神”字一說,但其中的定式拆解、實戰技巧、死活要點、官子次序等等,又非“神”字一字所能盡述。
也許中醫應該象圍棋那般求發展的。
晉朝人張華的《博物志》道:“堯造圍棋以教子丹朱。”由此看來,圍棋的歷史與中醫的歷史一樣悠久,在國運衰落的時候圍棋也曾一蹶不振,並且圍棋也是古哲學《易經》精華的濃縮。在漫長的歲月中,圍棋一直在古代四大藝術中佔有一席之地,即是到如今,圍棋非但未失卻魅力,更已步出國門,成為世界體育的一部分。而中醫卻日漸衰落,連固步自封的資格都沒有。
圍棋能有今日的地位多少與座子制的取消有關。座子就是圍棋盤內的包括天元在內的幾個星位。在古代,這幾個交叉點象徵著九宮八卦裡的九宮乾坤震巽坎離艮兌以及天地人三才;之所以要採取座子制,是因為古人認為這幾個交差點是立根基爭天下的要位,得先牢牢的佔住;如今的圍棋裡已不講究這一套,在佈局時也並不一定就先佔取星位,如此一來,因為減少了固定的限制而為之增添了許多變化也增添了許多樂趣,這或許是圍棋能夠再度雄起的原因。
細細的比較一下,圍棋與中醫還真象有那麼回事一樣。擬好的方劑便如圍棋中的定式,在“定式”外還有品種繁多的中藥可供選用,其可選性也如圍棋中的變化一般無以計數;在選方用藥的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