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為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小的夾皮溝,不到三十戶人家,一共籌集了資金:兩千八百二十元。
基本上,算是把各家各戶的家底,全給清空了。
劉青山也忙活了好幾天,總算是核算出來各家各戶的佔股情況:總資金,也達到了三千塊。
多出來的那一百八十塊,落到了山杏身上,是劉青山幫著小傢伙出的。
既然當哥,那就不能白當。
勞動力入股,十分踴躍;倒是土地入股,則比較少。
這方面,劉青山也不強求,村裡還不少機動地呢。
而且他太瞭解,華夏農民對於土地的感情。
最後,除了劉青山和爺爺劉士奎家,就只有山杏家的責任田和張杆子的,用土地入股合作社。
劉青山家裡呢,他是覺得種地太辛苦,母親身體不好,以後就不要下地幹活了。
而張杆子呢,則是懶得種地,就算是種了,地裡荒得叫人看不下眼,草比苗長得還壯呢。
這時候,老支書又想起一件事來:“還有山上的護林員啞巴呢,也是咱們夾皮溝的人,不能落下。”
這位護林員,劉青山他們都得叫啞巴爺爺。一年四季很少回村,回來的時候,總是樂呵呵地,給孩子們帶來山裡一些有趣的玩意兒,很受孩子們的歡迎。
於是,把啞巴爺爺也算上,土地直接入股,反正老頭在山上,土地也是給別人種。
隨後,劉青山和老支書以及隊長叔一起,擬定出合作社的章程,這件事,算是徹底敲定。
接下來就要開始落實了,塑膠大棚,塑膠是關鍵,還有搭建棚子的竹條,當地不產竹子,也不知d縣裡生產資料站,有沒有合用的。
這事兒,肯定是需要去縣裡跑一趟的。
正好,二姐的復考班開學,劉青山就用腳踏車馱著劉銀鳳,隊長張國富也騎著一輛腳踏車,一起去縣城。
坐在腳踏車的馱貨架上,劉銀鳳懷裡喜滋滋地抱著錄音機,書包裡,還裝著一大摞的磁帶。
嘴裡,還不時跟前面騎車的劉青山練習英語對話。
劉青山是駕輕就熟,信口拈來;劉銀鳳呢,則是要思考一陣子,組織好單詞,然後才說。
畢竟馱著一個人,所以在出了公社之後,姐兩個就漸漸落在後面。
“弟弟,下坡了,速度慢點。”
劉銀鳳說起英語來,已經比原來強多了。
“放心吧,二姐,你坐穩了就成。”
劉青山滿不在乎地答道。
腳踏車一路飛馳而下,路上坑坑窪窪的,猛得顛起來一下,劉青山隱約好像聽到噠的一聲響。
“剎車這個單詞,用英語怎麼說?”
身後的二姐,嘴裡還孜孜不倦地問著。
對,剎車!劉青山的右腳,下意識地向後倒了倒。
腳下一點感覺都沒有,順順當當往後倒了一圈。
唰的一下子,劉青山的腦門子就開始冒汗:大姐夫,你這破腳踏車太坑人,關鍵時刻,咋能掉鏈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