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變化中接納自己 (第1/1頁)
望晚zdy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一個心理健康的人,應該具有自我一致性,能夠採取開放的態度,接納自己所有的好的或不好的經驗,能夠將經驗同化到自我的結構中,既自我與經驗是完全相符的、協調一致的,這樣個體就能對環境有一個完整、準確、客觀的認識,可以合理運用環境中的資訊以謀求自我的充分發展。”------羅傑斯
--------------------寫在前面的話
考試臨近,正處於複習備考的階段,腦子裡卻總是會結合知識點對自我進行分析,甚至不能主觀控制。若說這次心理諮詢專業的學習為我今後的職業發展在做基礎鋪墊,那麼眼前最大的益處就是學會了接納自己,不管好的還是壞的,都應該被接納,因為這是我自己。
以往總是會花很大力氣去做別人認為對的事,去做可以獲得讚許的事,即使內心裡並不認同也會實行自我麻痺告訴自己“這才是對的。”或許是為刷存在感,或許是為了感受到自己存在的價值,總之,每次結果都不如人意,還會讓自己身心俱疲,更甚則會吃力不討好給人茶餘飯後的談資。即使心有不甘,卻也不得不接受既成的事實,只是從不吸取教訓,到下一次依舊照著群眾認可的路線走。
不知道自己到底差在哪,一次次的灰頭土臉沒有磨滅想要靠近自己的慾望,只是面具愈加模糊、難以辨識。
不清楚喜歡的是什麼,不清晰自己到是誰,不明白生活是為著什麼?迷迷糊糊,看似沒有走偏路,也在努力向陽而行,卻始終心存疑慮、感覺勁用得不對。不敢停下的腳步既是對生活的恐懼又是給自己的魔咒:停下就代表放棄、投降、認輸。
前些日子學習了合理情緒療法,近來每遇到事就會深呼吸然後用REt自助表的模型進行自我疏解,堅持下來的這些日子,感受到不僅能更好的接納自己,也能很好的站在身邊人的角度去思考事情。因為有去年心理學基礎學習做鋪墊,對於很多與自己相關的人事物都更能接納,對自己也不再苛刻。
接納自己,不僅是對自己本身各方面無論好壞的接納,還要對自己所處的環境、所遇的人事物都能接納。在我能對所處的環境能客觀的認識時,我與環境才是既各自獨立又相互交融的,在一起經歷的事、形成的經驗才能為我所用。在這過程中能夠將經驗同化入自我結構之中、形同一體,此時才能讓自我與經驗相一致,此時的我才具有自我一致性。
接納自己,不再對過去的事耿耿於懷,而是將所有的認知與情感很好的組合為經驗,正確看待自己,對自己的總體知覺和認識會更客觀------生命過程就是一個不斷變化的過程,只有在變化的過程中才能實現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