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頁 (第2/2頁)
[德國]馬庫斯·沃爾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說。他的話一語破的。莫斯科背上了阿富汗這個沉重的包袱。戈巴契夫對西方世界的開放政策意味著古巴得不到什麼實質性的援助。我搭乘的飛機臨近哈瓦那時--這回中途沒有突然迫降紐約--一陣苦悶和失望湧上心頭。現實生活中的共產主義似乎與我青年時代的理想越來越遠。1945年,我正是懷著這一理想返回德國。而包括卡斯楚在內的政治家的一廂情願與普通老百姓每天看到的現實差之千里。戈巴契夫的上臺曾給人帶來一線曙光。我默想,也許莫斯科的這一變化會有助於古巴和尼加拉瓜找到新的辦法,克服它們因比鄰美國的不利地緣政治位置而面臨的困難。
哪裡想到,戈巴契夫新路線的結果是古巴的徹底孤立和桑地諾陣線在尼加拉瓜的失敗。實際上莫斯科已不再管拉美社會主義國家的安危。克里姆林宮第一次明確表示,它接受並尊重美國的勢力範圍。戈巴契夫剛上臺時,我以為今後的氣氛會更加寬鬆,會有更多的個人自由,從而給古巴的社會主義制度帶來新的生機。結果是大錯特錯。
我最後一次訪問古巴是1989年春天。當時東德國內問題成堆,已令我焦頭爛額。許多問題在古巴也可以看到。我們兩國都拒絕了戈巴契夫推行的政治開放和經濟改革的路線。看到貨架上空空如也的商店前排起的長龍,我心裡有一種不祥的預感。我無法想像卡斯楚政權可以支撐下去。然而歷史卻跟我們開了一個大玩笑。幾個月后土崩瓦解的卻是東西方分析家一致認為比古巴穩定得多的東德。莫斯科拒絕向昂納克提供長期庇護。曾向受迫害的智利社會黨人伸出過救援之手的昂納克被迫流亡智利,並於1994年5月26日在那裡去世。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