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色中華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兒子的後背後,老疙瘩放開自己的兒子,把兒子迎進門後關上大門,帶著兒子就奔裡屋走去。
“娘,兒回來了!”跟著爹一進屋,黃二柱就給自己的娘跪下了。
“俺滴兒,你可回來了,娘想你呀。”二柱的娘帶著一絲哭腔扶起自己的兒子。
“兒子都回來,你還哭個甚,還不趕緊去炒幾個菜,給兒子填填肚子。”老疙瘩道。
“哦!我這就去,可不能餓著兒子。”接過話頭,二柱她娘就要去廚房。
“不用了媽,我不餓,您呀就別去了,就在這裡看看我給您帶的新年禮物。”說著話,黃二柱就把自己攜帶的大包小包放在八仙桌上開啟。
看著二柱的動作,老疙瘩一家都圍了上來,想要看看二柱帶了啥好東西。
“爹!這是給您帶的威海酒和威海香菸。”
香菸?是的,就是你們知道的香菸,不過也是龐帥搞出來的。要知道,菸草傳入中國是在明代萬曆年間,也就是16世紀中葉菸草就傳入中國了,雖然不是很流行。但是在倭島,可就厲害了。
咱們來看黃現璠寫的《古書解讀初探》是怎麼記載的:“香菸菸草之輸入日本,大概在十六世紀末葉,初為葡萄牙人……當時葡萄牙商人與船伕帶來菸葉,教九州居民吸食方法,日本書籍載之,今日尤有存者。所以一五九五年(文祿四年),吸菸之風擴至九州,乃是意中之事,唯當時日本人並未自己栽培菸草。薩摩藩主島津侯,初託葡萄牙人以菸草種子,並於一五九五年進貢給天皇,天皇非常寶貴之,種於御苑之中。後來逐漸普及,最初限於沿海港灣,尤其是長崎之南船場之處……遂有德川家康頒佈禁菸令於全國,但當時首都(即今日之京都)吸食風氣,既極繁盛,雖是觸法犯禁,一向無人顧及,故一六零七年(慶長十二年)與一六零九年(慶長十四年)更發嚴禁令,栽種菸草者,予以處罰。一六一二年(慶長十七年)家康復有告:買賣菸草者,沒以全部財產,及捕得以馬馱菸草者,一併賞以馬匹之禁令。然無論如何禁止,吸菸之風越來越盛,遂至將軍之侍從(住於今日之東京)亦染此習。結果家康又釋出嚴厲法令,若出征軍人吸菸,沒收全部財產。一六一六年(元和二年)併發布同樣法令,犯者加重罰金,但仍無效果,連天皇宮廷之內,亦有許多人吸菸。畢竟不獨當禁菸者,耽迷斯習,即大地主之統治者、封建武士之上流階級,及各地諸侯,亦皆加入菸草黨……於是一六二五年(寬永二年)遂有除稻田菜地外,皆許自由栽種菸草之命令,一六三九年(寬永十九年),菸草與茶遂為招待來賓之日常禮節,盛行於日本上流社會矣。”
所以,就算大明沒有人種菸草,倭島還是可以有的買,然後再加工一下,成為紙卷香菸還是可以的。
“這香菸?”老疙瘩疑惑道?
“爹呀,這香菸可比你那杆老旱菸強多了,等你抽兩口就知道了。”
“行,回頭我試試。”
“娘,這是給您帶的松江布。”
“好,好,好,這布好呀!”撫摸著手中兒子給自己帶的江南好布,感受著松江布那細膩柔軟的手感,二柱她娘心裡很是欣喜。這可是二兩銀子一匹的高階布料啊!
“來,三弟,這是給你的。”
“哇!謝謝二哥。”
“丫丫,這是給你的。”
“謝謝二哥!”
看著自己老哥給自己準備好的各種零食和玩具,兩個小傢伙很是開心。
“爹,大哥呢?”等了許久麼也沒見著自家大哥,黃二柱不由得問道。
“唉!你投軍走了沒兩個月,你哥便被登萊巡撫武之望武大人給徵召走了,說是去修築軍港。結果上個月你哥來信說,他剛修完軍港就又被大軍徵幕了,也不知道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