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石中尤如一座精美雕塑,靜坐在一塊碩大無朋隕石中央,此乃太虛靜地空靜之域。
他雙腿盤坐,雙目緊閉,整個人與周圍的太虛境環境渾然天成,融為一體。其所置身之處,這太虛靜地充滿神秘力量與寧靜致遠之意。
在這裡,時間似乎都變得慵懶漫漫,流逝無速凍結一般。一切寰宇塵世的喧囂,皆被無形屏障給遮蔽在太虛域外空間中。
對於石中這般修行天道法則的大能而言,遊歷觀想是一種事半功倍的修煉法門。透過遍遊閱歷寰宇世間萬物,洞察其變化規律,進而領悟其中蘊含的天道法則至理。
但僅僅是遊歷觀想尚顯不足,不可能全解寰宇天下。更為關鍵的是,要對所觀所想進行刨根問底參詳了悟,全解了悟才是不二法門。
當石中將自己的心神,完全沉浸於冥想意識海洋時,他的意識仿若決堤的洪水,開始逐漸向意識虛無處蔓延開去。他似乎快要觸控到寰宇間那無影無形的能量流動,以及隱匿在表象之下的玄妙法則了!
每一次的冥想思考、每一次的頓悟瞭然,都如手持一把神奇鑰匙,開啟一道道心境大門,使其心境意識形態向著大一統方向去。
由原本似狹窄的羊腸小道一條,逐漸拓寬成為康莊大道通暢真我意識海,一通百通,妙悟解封。
伴隨著心境意志的不斷拓展,石中的意識海亦開始發生著妙不可言的變化。原本還算平靜的海面,似忽地被投入了一顆顆星辰,泛起層層波濤,一波又一波波濤洶湧,直達潛意識深處。
這些個意識能量波濤洶湧,相互交織、相互融合,最終匯聚成一股無堅不摧的能量洪流,如同一股洶湧澎湃的肆虐洪水,經由一道道心境意識門戶,衝擊開他未曾開啟之竅門。不斷地推動著他的意識海升泓,向著更高的層次奔騰而去,天道意志這是初初成顯了!離那開天闢地更進了一步。
經歷曠日持久的修悟歷程,石中真我卻是不動如山,始終如一地保持著全神貫注和堅如磐石的天道信念。
他心知肚明,唯有歷經千錘百煉與不懈的探索解悟,方可真正洞悉天道法則的精髓,從而踏上天道修行的巔峰之路,最終自然而然地成就真我天道一方大宇宙世界出來。
《道德經》第二章曰:“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這是在說“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為美,那是由於有醜陋的存在。
都知道善之所以為善,那是因為有惡的存在。
所以有和無互相轉化,難和易互相形成,長和短互相顯現,高和下互相充實傾斜,音與聲互相諧和,前和後互相跟隨。這是永恆的。
因此聖人用無為的觀點對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聽任萬物自然興起而不為其創始,有所施為,但不加入自己的傾向,功成業就後自去,而不自居。
且來說這世間有這麼一段故事講:“滿清那個臭名昭著的大貪官和珅,在大災荒之年,貪慾難控,便動起了災民的歪腦筋。
滿清朝廷,為平息災荒,便撥下十萬旦白米白麵,以賑濟災荒。
但和珅這個碩鼠,貪婪成性又膽大包天。他暗示其手下,將救災糧食偷樑換柱,全給換成了粗劣不堪的摻砂米糠。
事情敗露之後,訊息便是傳回了京城,正大光明篇下坐的乾隆皇帝入耳中聞,當即引得龍顏大怒,就要對和珅加以斥責,法辦了他。
不想,這奸佞和珅,卻是面不改色心不跳地,給乾隆講了一番道理,且還是看似很有道理的說辭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