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晶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耳邊低語幾句,&ldo;到時候,我可要……&rdo;
梁氏啐了他一口,臉紅的似要滴血。扭頭跑進了暖閣。
蕭炫滿面春風的來到外院書房。寫了一封信,密封好。吩咐管家:&ldo;去請雷師父過來。我有封急信要送回靖海。&rdo;
五天之後,葉明淨收到了兩份資料。一份,是林珂交給她的。另一份,是蕭炫送來的。外帶一份禮部尚書黃庸行的奏摺副本。
葉氏皇族從高祖葉承祜時代起,子嗣就異常艱難。尤其是李青瑤死後,皇家的孩子就像被收割的稻穀一樣,一茬一茬的往下倒。而活過十歲之後,又基本上都能有驚無險的長大成人了。所以,皇室會給每一位年滿十歲的皇子配備一個天波衛。當然,長大成人後的皇子們還是會有惡鬥和損耗。畢竟,那把最高位的椅子,只有一張。所以,當新皇登基後,原本就不多的兄弟更是變的只有小貓三兩隻。
不過,這對百姓來說,倒是件好事。皇親國戚越少,他們的負擔就越低。
葉明淨的曾祖父,成祖皇帝登基後。有三個弟弟活了下來。分別封了豫王、睿王和康王。傳到承慶帝這一輩時,已降成了豫國公、睿國公、康國公。
葉明淨的祖父,太宗皇帝就差一點了。他登基後,只有一個弟弟活著成年。被封為涼王。兒子涼郡王就是承慶帝的堂弟。
至於承慶帝,他只有一個妹妹福壽公主還在人世。比起父親和祖父,差的就更遠了。
很奇怪的是,這四位皇子在遠離了京城後,就像吃了激素一樣,一個接一個的猛生兒子。嫡子庶子一大堆。枝繁葉茂的讓人羨慕不已。葉明淨的曾祖父,成祖皇帝。在暮年的時候,就很羨慕自己的三個弟弟。想著自己時日不多了,便招了弟弟們帶著兒子來京城聚聚。結果,不知道是不是因為京城的風水和葉家有衝撞。豫王、睿王、康王,帶來的幾個兒子們無一例外都得了重病。
三人大吃一驚。聰明的,比如睿王,連忙上奏成祖,說兒子水土不服,快馬加鞭的拖家帶口趕回封地。保住了嫡子的性命。不怎麼機靈的,如豫王和康王。留在京城看遍名醫,最後,帶來的兒子們死的七七八八。活著回去的,也都病病歪歪,難成氣候。
民間暗地裡有傳言,周朝的末代女帝曾給葉氏皇族下過詛咒,後代子息凋零,直至斷子絕孫。
傳言加上事實。旁系皇親們,不到萬不得已,是萬萬不會輕易進京的。
黃庸行的奏摺上,從血緣親厚的角度出發,擬定了兩個過繼人選。一個是涼郡王的嫡次子葉息善,今年十二歲。另一個是涼郡王胞弟的幼子,葉息齊,今年十三歲。
而在葉明淨的兩份資料,涼郡王還有一位嫡長子:葉息慈,今年十五歲。葉息齊則有兩個同母哥哥,十七歲的葉息正和十五歲的葉息仁。
黃庸行排除葉息慈的原因很簡單,人家是嫡長子,要繼承爵位和香火的。葉息正同樣也是嫡長子,雖然沒有爵位可繼承,不過年紀太大了,養不熟,也被黃庸行排除了。至於十五歲的葉息仁,黃尚書也說了,年紀還是大了些,唯恐和陛下不親厚。很是全心全意的為皇帝著想。
年紀大了些?葉明淨冷笑。騙鬼去吧!真要過繼的話,孩子的年齡應該是越小越好。涼郡王家沒有適齡的嫡子。豫國公、睿國公、康國公這三支之下的男孩,卻是從一歲至十歲,各個年齡段都有。什麼人挑不到!
黃庸行打的主意真當她看不出來嗎?十二三歲的孩子,已到了明事知禮之齡。他們會牢牢記得黃尚書的從龍之功。哼!說的好聽,事實上,還不是有私心。
有私心就好。怕的就是你沒有私心!沒私心的敵人,只能殺掉了事。
葉明淨滿意的合上資料。她暫時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