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第1/3頁)
金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刺鼻嗆人的味道一下子沖了出來, 兜了她滿臉。她眯住眼睛躲開,擰上瓶蓋, 把用完的風油精還給高勁,&ldo;好了,走吧。&rdo;
高勁拿過來, 若無其事地說:&ldo;我們先去你以前上課的教室看看。知不知道是幾班?&rdo;
顧襄說:&ldo;7班或者8班,我媽說她記不清了。&rdo;
高勁帶著她往教學樓走, &ldo;畢業的時候應該有畢業照之類的, 上面沒寫班級嗎?&rdo;
當年婆媳矛盾, 褚琴女士離開前把所有照片都燒了,也殃及了她的。
顧襄說:&ldo;沒有。&rdo;
高勁沒有追問。
小學一年級到六年級,班級不變, 教室卻會變。
每間教室都長得差不多,現在的一年級7班在底樓,與8班毗鄰。
整潔的課桌,大螢幕教學電視機,卡通亮色窗簾……
高勁抱著手臂感嘆:&ldo;啊……現在的孩子真幸福。&rdo;
顧襄扭頭看他:&ldo;你也很久沒來過小學了吧?&rdo;
&ldo;唔,最近一次是五年前,我小學的班主任退休,打算以後定居大理,小學班長組織同學聚會歡送他。&rdo;
&ldo;你們小學同學還經常有聯絡?&rdo;
&ldo;有,但是不多。&rdo;高勁說,&ldo;小學的時候什麼都不懂,友誼也沒有中學和大學的深刻。中學以後交的朋友叫兄弟,小學的……應該叫玩伴更合適。&rdo;
隔著教室玻璃窗,高勁看著童言稚語的黑板報,&ldo;不過,也不全是這樣的。&rdo;
顧襄看向他。
高勁見她&ldo;求知&rdo;的眼神,道:&ldo;今天上午,你見到的那位老太太叫歐陽,快七十了,她是1958讀的小學。那個時候賺的是工分,吃的是粗糧,家裡能供她讀書很不容易。後來沒多久就文化大革命了,她就沒再繼續讀下去。她們一家也從北方輾轉到了南方,跟從前的人都失去了聯絡。她現在很想再見一見老同學。&rdo;
&ldo;所以,你剛才讓你朋友幫忙的,就是這件事?&rdo;顧襄問。
高勁點頭,&ldo;人海茫茫,五十多年過去了,難。&rdo;
顧襄想起第一次見到他時,他跟病人家屬的對話,以及後來發生的事,她忍不住道:&ldo;你經常會做一些你職責以外的事嗎?&rdo;
&ldo;職責以外?&rdo;高勁挑了下眉,然後思忖著,慢條斯理地說,&ldo;我們學醫的,都知道一句話‐‐to cure tis,to relieve often,to fort always。&rdo;
&ldo;這是十八世紀,美國的一位叫特魯多的醫生的墓誌銘。他說&l;有時是治癒,常常是幫助,總是去安慰&r;。&rdo;高勁似乎在回憶,&ldo;學醫之初,我並不理解這句話,直到幾年前發生了一件事。所以我也曾經思考過這個問題,醫生的職責究竟是什麼……你說是什麼?&rdo;他問顧襄。
但他並不需要回答,&ldo;歐陽阿姨患的是胃癌晚期,她很堅強,白天總是穿著打扮的很體面。到了晚上,她會咳血,呼吸困難,她現在已經很難吞嚥食物,所有姑息治療的手段都沒有辦法為她減輕病痛。&rdo;
&ldo;除了那些不尊重生命想著自殺的人,沒人會對死亡毫無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