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部分 (第1/5頁)
冬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湯恩伯第4、第89師速開平漢線順德,整理補充,第84師開廣靈,第21師開蔚縣,第94師開淶源佈防。閻錫山得知後,急電蔣介石:“湯軍兩師南調,三師撤防,非特第二戰區陷於危殆,即第一戰區影響亦大,請鈞座迅賜電令阻止”。蔣乃電令湯加以阻止。
為了加強該地區的防禦力量,閻錫山還電呈蔣介石派兵固守淶源,電雲:“淶源地形有天然要塞之形勢,尤為第一、二兩戰區之樞紐,此地一失,一、二兩戰區後路均受威脅。十八集團軍集中為期尚早,請迅在淶源派得力部隊兩三師固守,以易縣、淶源之師防其東去,廣靈、靈丘之兵堵其西來。此部署如成,並可相機殲敵”。
一、整軍抗戰(17)
湯恩伯奉命指揮第17軍及第73師,在廣靈一帶佈防,以阻止日軍西侵入晉。具體部署是:李仙洲第21師一部約1個步兵團,於暖泉鎮附近擔任警戒,主力控置於廣靈西北之南村一帶,構築預備陣地;劉奉濱第73師在伊家店、馬山之線佔領陣地;高桂滋第84師在馬山至火燒嶺一線佔領陣地。
9月12日,蔚縣日軍2000餘人附炮10餘門,冒雨擊退暖泉鎮警戒部隊。次日拂曉,又出動步兵1000餘人,在10餘門炮和6架飛機支援下,向廣靈正面安頭山、洗馬莊一帶第73師陣地猛攻,激戰至中午,守軍第423團團長呂超然陣亡,陣地被敵突破。同日,日軍步兵第41聯隊向廣靈陣地左側翼伊家店迂迴,企圖切斷中國守隊後路。閻錫山即令湯恩伯指揮所部,相機夾擊該敵。
同日(12日),由原陽南下之日軍第21旅團進攻廣靈西北火燒嶺,與守軍交戰,經7個小時的激戰,攻佔火燒嶺東北大白山陣地。陣地守軍在火燒嶺守軍的配合下,將陣地收復。13日,敵2000餘人,步炮聯合,向劉家溝陣地迂迴。李仙洲即以第63旅(欠第124團)在望狐村至亂嶺關以北佔領陣地;第61旅增援劉家溝;親率第124團進駐趙家坪督戰。高桂滋也率預備隊抵小關村附近,向敵攻擊。但因洗馬莊陣地被敵突破,高桂滋部(第84師)向賀家窯附近、周圖寺及其東側高地轉移。李仙洲部(第21師)向鰲峪山(不含)、上白羊、石人山、岔口之線陣地轉移。
9月14日拂曉,日軍攻陷廣靈。次日,日軍2000餘人,在炮火掩護下,由廣靈向第73師松樹山陣地攻擊,衝鋒10餘次將陣地攻佔。劉奉濱急抽兵力,進行反擊,奪回陣地。日軍乃集中火力向側翼陣地攻擊。激戰中,劉奉濱負傷,守軍傷亡過半。閻錫山鑑於該師損失甚重,遂令其向義泉嶺附近一帶高地轉移。而此時劉茂恩第15軍尚未到達渾源,渾源北東井集僅有第34軍的梁鑑堂一個旅。因此,閻錫山感到惶惑不安,擬轉移主作戰方向於渾源方面。
與此同時,日軍察哈爾兵團由天鎮、陽高長驅直入。但在聚樂堡前方,遭到段樹華第209旅的積極抵抗,激戰兩晝夜。王靖國一面向閻錫山告急,請陳長捷的預備軍應援,一面讓集結豐鎮的第35軍南移大同支援。閻錫山“大同會戰”的基礎,已開始動搖。
9月11日,日軍突破聚樂堡附近陣地,機械化部隊直驅大同城外,伺機攻城。而此時配合大同防守的劉茂恩第15軍仍未到達大同佈防,城內兵力薄弱,防守空虛。駐軍見大同難以堅守,便於當晚(11日)炸燬御河鐵橋,棄城南撤廣武、雁門關一線。
這時,閻錫山的“大同會戰”計劃已無實現的可能,當王靖國向他建議“大同無死守的價值”時,便下令棄守大同,將王靖國、傅作義、李服膺等部撤至內長城一線,準備同日軍在平型關方面會戰。這樣,日軍在未受任何抵抗的情況下,於9月13日佔領晉北重鎮——大同。閻錫山的“大同會戰”計劃自然成為泡影,正如其詩中所云:“大同撤兵制機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