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部分 (第3/5頁)
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倍,而徐知誥即將生產,也就安分了下來。
再後來呢?
再後來徐知誥生了個兒子,起了個小名兒叫彭奴——其實,他是姓彭的呀!
等到彭奴週歲的時候,羅十六看著孩子的臉,滿臉的匪夷所思:“這是,是通王的……”
徐知誥很憤怒,抱著兒子發脾氣:“你就不能像我麼?!你就不能像我麼你?!我白辛辛苦苦生你養你了!”
既然羅十六已經知道了真相,徐知誥索性破罐破摔,給彭奴起了大名:李昪。
對啊,李昪。
就是南唐烈祖徐知誥登基之後改的名字。
歷史上,徐知誥原姓李,名彭奴,父名李榮,後被徐溫收為養子,改名徐知誥。在他登基為南唐皇帝的時候,改回姓李,並自名李昪。
羅十六自然是不知道的。
徐知誥已經下定了決心,要讓自家的兒子,去當這個南唐皇帝了!
然後徐知誥帶著李昪,趁著羅十六放鬆了心神,再次失蹤。
還留了一封信:“小羅:來呀來呀來追我們呀!我留了線索的喲!”
羅十六被氣得簡直要殺人了,但念及李昪竟然是通王之後,思忖著自己剛剛給通王悄悄送了信去,天下又兵荒馬亂的——總不能就這樣把徐知誥母子倆丟了!只好,再次追了下去。
逃,追,抓住;再逃,再追,再抓住。
日子就這樣過了下去。
知道自己在外頭有了一個兒子的霍郎五味雜陳,只好——也就是知道而已。天下已經風雨飄搖,沈成在打仗,裘烈在打仗,他也馬上要去打仗。天下已經戰火不斷。
沒幾年,沈成死了,戰死疆場。然後裘烈也死了,戰死疆場。再後來,霍郎年近花甲地去當了大唐的兵馬大元帥,打仗打得煩了。終於中了流矢,急忙回京救治,卻終究還是撒手歸西。
徐知誥卻過得有滋有味,因為她很會掙錢,而且,發戰爭財是她的強項。只不過,天天在各地割據的諸侯領地中穿行,總歸是有點危險的。但是她樂此不疲。
羅十六被逼的不敢放心地對鄒太后以死盡忠,只好一輩子幫忙徐知誥收拾爛攤子。
而小小的李昪,就這樣一天一天長大,長成為一代梟雄——
那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
(後傳終)
☆、441。第441章 番外:敬思皇后傳(一)
一
興慶四年三月,皇后鄒氏因謀害皇嗣,被廢為庶人,幽禁掖庭。
賢妃天天在承歡殿哭天抹淚,明宗不知道該怎麼安慰。賢妃就說:“要不然你再立一個不會欺負我的皇后,要不然你立我當皇后。”
明宗被她的豪放嚇得趕緊捂住她的嘴:“我的天,你能不能別瞎說?!讓太后知道了這話,你當你有什麼好果子吃呢?”
賢妃悻悻,又哭起來:“我想起來被她弄沒了咱們的孩子就氣得想死了算了。你還不肯殺她。”
明宗嘆口氣:“她畢竟是我老師的孫女。”
賢妃趁機下話:“你老師?哼哼,別教我好笑了!人家一直都只是先敏敬太子的老師好麼?至於你們幾兄弟,都是順手教的。再說了,你看看鄒家那一家子,皇后做出這種事來,都被廢了,一家子都不知道謝罪,還霸佔著好位置不肯動窩兒。真不知道是哪一家先賢大儒能有這個做派!你倒是念著人家的面子,可人家呢?人家可是不肯給你做半分面子的!”
鄒家到現在倒是都請罪,可是除了鄒二郎這個正牌的國丈大人,沒一個人提辭職的。
明宗其實頗有點兒不知道拿他們家怎麼辦的棘手感覺,聽賢妃這麼一說,心內的埋怨頓時又多了三分。便不作聲,胡亂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