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頁 (第2/3頁)
賞飯罰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要了幾盤點心,頭回出任務,他是最不經餓的。
店夥忙喜滋滋的應了,回頭朗聲沖內廚報菜名。
沒穿官服的時候,三教九流的百姓待他們會親和很多,若放在平時,光是端盤子手都抖得像癲癇抽風。
楊晉抬眼,隨口向他打聽:&ldo;小二,這段時間廣陵城裡可有甚麼逸聞軼事沒有?&rdo;
店夥還在給他空杯裡斟茶,聞言笑道:&ldo;能有甚麼新鮮事,咱們這兒又不是北京城,天大的事也不過柴米油鹽,您幾位一看就是大地方來的人,聽了多半也覺得沒意思。&rdo;
施百川丟了幾粒花生米進嘴,仍舊不死心:&ldo;難道就沒發生點不一樣的?比方說……命案?捉姦?誰家女人小孩走丟也行。&rdo;
夥計端著茶壺還當真思索了片刻,&ldo;命案捉姦是沒有。&rdo;他笑了笑,&ldo;不過這附近鬧鬼倒有些日子了。&rdo;
他神色如常,語氣隨意,像是司空見慣,見怪不怪似的。
&ldo;鬧鬼?&rdo;
&ldo;對。&rdo;小二抬手一指,西北方向正是一片鬱鬱蒼蒼的榕樹林,&ldo;就在那林子裡,挺大一個的,白天看不到,晚上才會出來。&rdo;
楊晉奇道:&ldo;你見過?&rdo;
小二啊了聲,&ldo;我們好幾個人都見過,一聽到人聲,那鬼就走遠了。&rdo;他聳聳肩,&ldo;不然怎麼說是&l;神出鬼沒&r;呢。&rdo;
店小二提起茶壺轉身進屋去了,楊晉手裡還端茶杯,目光注視樹林,若有所思的晃了兩下。
微風掠過,傳來幾波遙遠的沙沙聲。
八月立秋。
廣陵城的歷史長到能追溯至春秋以後了,幾朝更替,數南宋時最繁華,而今雖早已遷都北平,但因久不經戰亂摧殘,一晃眼又是錦繡成堆,海晏河清。
江南水鄉盛產楊柳,一條清河從城內橫貫而過,倒映出兩岸碧青的草木,以及岸上彩綢高掛的雕樑畫棟。
此地的勾欄瓦肆都是大江南北數一數二的,青樓妓院,歌館樂坊,修得比大戶人家還奢華雅緻。
在一干秦樓楚館中最拔高的那棟便是聽雨樓,進門兩邊挑起的牌子,一塊寫&ldo;妙指徵幽契&rdo;,另一塊書&ldo;繁音入杳冥&rdo;,進進出出,來往者絡繹不絕。
戲臺子很大,樓足有三層之高。坊主是個四十多歲的中年男子,姓曹,留著兩片小鬍鬚,生得滿臉和氣,一天到晚負手在樂坊中巡視,不時囑咐夥計添茶送水,不時讓小丫頭往後院跑跑腿,沒事找事幹。
琵琶聲響,花鼓敲得歡快又輕揚,這是時新的小曲兒《明月秋霜》,出自上年的新科狀元之手,在坊間很是有名。
四周一群客人推杯換盞,臺上飛袂如虹,舉手投足將節奏掐得分毫不差,綾紗的袖擺下間或露出的五指,蝴蝶似的翻飛。坊主眯著眼睛偏頭瞧,最後忍不住一聲輕嘆,感慨自己老了。
就在這周遭氣氛正好之時,門邊迎來送往的店夥忽被人大力推開,一隊身著玄青色長身罩甲的官差魚貫而入,剎那間,肅殺之氣襲面而來。
人很快將整個樂樓團團包圍,不甚客氣地開始呵斥趕客。
場面登時一片混亂,曹坊主立在原地驚疑不定,待看清這幫人的裝束,心裡一個咯噔,當即暗道不妙,忙衝著面前的錦衣衛呵腰:
&ldo;幾位大人、幾位大人……這是所為何事啊?&rdo;
</br>
<style type="text/c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