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頁 (第1/4頁)
艾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ldo;太奶奶‐‐&rdo;
老爸見兒子是到太奶奶那裡去的,還以為兒子心血來潮,要跟太奶奶睡呢,心下大喜,忍不住就想提前開戲。但不到五分鐘,太奶奶跟著黃米過來了,穿著睡衣褲,大概是被黃米從床鋪上叫起來的。太奶奶擔心地問:&ldo;寶寶是不是哪裡弄傷了?&rdo;
老爸老媽都嚇一跳:&ldo;憨包包,你哪裡弄傷了?快告訴爸爸媽媽。&rdo;
&ldo;眼眼。&rdo;
這一下可把幾個大人嚇慘了,都衝上去檢查他的眼睛,他一邊拼命躲避幾雙魔爪,一邊舉起手中的創可貼,嚷嚷著:&ldo;唱口貼(創可貼),唱口貼。&rdo;
還是老媽腦子轉得快,馬上說:&ldo;沒事,沒事,太奶奶,您去睡覺。&rdo;
太奶奶不放心:&ldo;沒哪裡弄傷啊?那他怎麼跑去問我要創可貼?兒啊,眼眼弄傷了可不能貼創可貼的呢。&rdo;
&ldo;爸爸貼。&rdo;
太奶奶又趕緊詢問老爸哪裡弄傷了。
老爸老媽面面相覷,撒了一大通謊,才讓太奶奶相信幾個人都完好無損,哪裡都沒弄傷。
家有良醫
俗話說&ldo;久病成良醫&rdo;,太奶奶這些年來一直被一些病痛煩擾,醫生看得多,醫院住得多,藥吃得多,對自己的病也就瞭如指掌。
太奶奶信奉科學,信奉知識,愛看書看報,尤其愛看醫學小常識之類的文章,遇到有用的資料還愛剪貼下來,收集備用。家人不在身邊,太奶奶會不厭其煩地把剪下來的資料郵寄過去。
以前老黃多年在外求學,沒少收到太奶奶寄來的各種養生保健資料。同寢室的人看到老黃經常收到鼓鼓囊囊的信件,信封上字跡娟秀,姓名優雅,都開玩笑說是老黃鄉下的童養媳寄來的。
我打趣說:&ldo;憨包子,幸虧你那時沒讓太奶奶知道你&l;那個毛病&r;,不然的話,太奶奶還得收集&l;黃色&r;資料寄給你,那多不好意思啊!&rdo;
世界上哪裡有太奶奶不知道的事?一看《十年忽悠》,太奶奶什麼都知道了。即便那時事情已經過去,太奶奶仍然收集了不少有關資料,差不多成了&ldo;那方面&rdo;的專家。
太奶奶既是久病,又特別愛看醫書,再加上多年來積累的一些民間智慧,真算得上&ldo;良醫&rdo;一個,中醫的西醫的,外科的內科的,科學的迷信的,太奶奶都知道一些。
在國內時,太奶奶去醫院看病,經常是自己診斷自己開藥,醫生只像學生聽寫一樣,幫忙把太奶奶要的藥開在處方上就行。加拿大的醫生雖然沒這麼聽話,但也很重視太奶奶的意見,畢竟病在太奶奶身上,她知道得最清楚。
太奶奶還備有一套醫療器具,像體溫表、血壓計、聽診器、一次性注射器等,應有盡有,都放在一個上鎖的抽屜裡,怕黃米摸到。
但黃米恰恰對太奶奶的醫療器械特別感興趣,得到允許玩一回,總是愛不釋手,尤其是太奶奶那個手動血壓計。他對電子血壓計卻不是很感興趣,大概覺得跟電子表差不多,玩得不過癮。
太奶奶對電子血壓計也不那麼感冒,說是不準確,比較相信手動的。但她自己不方便給自己量血壓,都是奶奶給她量,這時每次都少不了黃米來摻和,他總是搶著去捏那個橡皮球,兩手抱著使勁捏,捏一陣,沒興趣了,就把球扔下,跑去摸綁在太奶奶胳膊上的血壓計袖帶。奶奶一捏球球,袖帶就變高變硬,黃米也像打足了氣的皮球,興奮極了:&ldo;鼓了!鼓了!&rdo;
太奶奶總是笑他:&ldo;鼓了?那鑼了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