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9 章 宮廷歲月069 (第3/5頁)
三春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越早了!最初其實根本沒有早春茶之說。建國之初和唐末五代時一樣,只以明前茶為上品茶。
到郭敞剛剛繼位那會兒,就有了春分前後採摘的早春茶。如今則是更早些,初採茶時間已經被提前到了驚蟄後兩三日
按著這個日程,建州貢茶裡的頭綱茶大概是採摘、蒸榨、研拍、烘焙完成了的,不過送到京城一路上還需要時間。
“朕記得,素娥是愛茶的,還常用茶做糕餅果子,今年新茶到了,要留些北苑茶與她。”郭敞吩咐了一聲。
‘北苑茶’之名來源於大燕統一天下前,南方的某個割據政權。當時這個割據政權統治範圍包括了閩地,就讓建州進貢優質茶餅了。其中一些茶園因為生產的茶最好,有一個專門的‘北苑使’管理它們,每年都要進貢規定量的茶葉呢。
這些茶園出產的茶葉自然被稱之為‘北苑茶’,等到大燕一統天下,建州貢茶延續了下來,北苑茶之說也延續了下來。
當然,此時的北苑茶劃定的茶園已經不完全是當初那些就是了
王志通應了聲‘是’,然後就見官家不知為什麼笑了一聲,笑過後才忽然道:“這宮中,善於點茶的行家裡手可真不少!”
王志通有些明白過來了,湊趣說道:“貴人多有好茶的,官家就是其中之一,所謂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說起來,高才人也點得好茶哩!”
“素娥是愛茶,
() 但對點茶就興趣寥寥了她也不是不能做茶百戲、畫茶丹青(),就是談不上喜歡。她上回是與朕點過一回≈l;汴河山色≈r;的7()_[((),這幅圖景還會自己變化,可以說是奇景了。朕當時可惜茶丹青只能看過一時,不能像真正的丹青一樣留下來,倒是素娥並不在意。”
素娥確實對此時主流的片茶,以及配套片茶的點茶法談不上喜歡或討厭。她倒是能比較客觀地承認,點茶和沖泡茶算是各有優劣,一個足夠有儀式感,一個足夠簡便——這都是從流程本身來說,倒是味道,其實不用評價。
因為口味是可以培養的,談不到高低。現代人喝慣了沖泡茶,可能會覺得抹茶有點兒怪。但東瀛那邊正式的茶道中,用的還是抹茶,人家就不會有這種不適應的感覺。
問題是,客觀歸客觀,素娥始終有一個更喝得慣沖泡茶的現代人靈魂啊!
對於抹茶什麼的,素娥為了‘合群’,也是一直在喝的,但確實不如時下人們那麼嗜好,表現在外就是連帶著點茶‘興趣寥寥’。不過這並不影響她擅長點茶——一方面是進宮以後,做小宮女時學過,另一方面她作為司珍司的宮女,手真的很穩。
加上有畫畫的基礎在,別說點茶了,就是點茶中最炫技的‘茶丹青’也不在話下或許和真正的茶丹青好手沒得比,但本來也沒必要和人家比麼。
“素娥平日裡喜愛的東西很多,但有時朕又覺得,那些東西其實和點茶沒什麼兩樣,她其實沒那麼喜歡,不過是不討厭而已”
這樣感慨的郭敞卻是讓王志通心中又嘆了一回:官家何曾在意過這樣的事兒呢?如今卻是越發念著高才人了。雖說是早看出端倪的事,可見著官家一日比一日放不下,王志通心中偶爾也會不知這是好是壞。
過了幾日,正如王志通說的那樣,今年的‘頭綱’貢茶送到了。郭敞從中精選了四匣,親自拿去玉殿,帶給素娥。
“今歲的頭綱新茶,都是北苑茶裡的早春茶哩!其中還有一匣子白茶——你先喝著看,若是喝的慣,朕叫供應司日後轉撥些白茶份例與你。你也不必擔心這有什麼不妥,後宮這樣特供幾樣貢品的事也不止你一個。”
“曹婉儀的大食眉黛,蔡淑儀的暹羅燕窩菜哪個不是特別供應的?”
此時點茶,打出來的茶沫以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