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3頁 (第1/2頁)
一包黃果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兩宋是一個例外,因為其商業發展,是古代的巔峰。極大緩解了社會矛盾。
楊侑前世,作為考古的學生,自然知道不少。此時,收復長安,自然是要趁著他手中掌握大權之際,儘量削弱世家,關中承襲巴蜀的政策,按土地多寡納稅,土地越多,納稅越多。而且土地禁止買賣。這樣,即使祖上有傳承,土地也不會太多。
關中,作為與隴西的接壤處,是絲綢之路的必經之路。楊侑必然會大力鼓勵經商,以打破歷史迴圈的禁錮。
百姓聽見陛下的許諾,頓時又是厲聲高喝:&ldo;大隋萬歲,陛下萬歲!&rdo;就連城牆也微微顫抖了。
楊侑直到山呼海嘯的聲音落了下去,又立刻宣佈,將會在城中發放糧食,還是以坊為單位,一戶先發兩石,足夠他們食用兩日,這令百姓又是一陣歡呼。
皇城內,楊侑、楊侗、李建成、李秀寧等人,在一間屋子裡。
屋子裡,放著一具棺木,棺木四周,放滿了冰塊。楊侑知道,棺木裡,是李淵的屍體,對於此人,楊侑已經沒有了好勝之心。他不是伍子胥,不會將李淵從棺材裡拖出來鞭屍。
&ldo;建成,李淵要葬在何處,你自己選擇。若是願意葬在關中,又或是隴西,朕允許你選擇一塊墓地,以國公的資格下葬。當然了,你若是要帶去倭國,朕也不會反對。&rdo;楊侑說道。
李建成上前一步,在楊侑面前跪下,道:&ldo;陛下大恩,李建成永遠不忘。父親還是葬在隴西吧,畢竟這裡才是他的家。&rdo;頓了一頓,又道:&ldo;建成想在夏日之後,就趕赴倭國,為陛下開疆拓土,只要李氏永鎮倭國,倭國旗幟,永遠是赤紅色。&rdo;
楊侑點點頭,李建成如何選擇,都不會干擾他的大計。李建成選擇繼續為大隋效力,固然是好的。大隋征伐倭國,就容易了許多。若李建成選擇自立,三十年的功夫,他就算一統倭國,因為人種的關係,倭人相對較矮,也未必對大隋造成威脅。
李秀寧在一旁,咬著牙,忽然也跪下,道:&ldo;還望陛下允妾隨兄長前去倭國。&rdo;中原,是她的傷心地,已經沒有留戀的必要了。
&ldo;朕準了。&rdo;楊侑點頭,既然不會為難李建成,楊侑更不會為難李秀寧,更何況李秀寧有將帥之才,允文允武,征伐倭國,她可以給李建成不小的幫助。
李建成咬咬牙,又道:&ldo;陛下,微臣想要去河東。&rdo;
&ldo;你要想勸降李世民?&rdo;楊侑說道。
&ldo;大唐已經不復存在,微臣想要去倭國之前,說服世民,以免河東百姓再受兵戈之苦。&rdo;李建成說的很誠懇。
楊侑虎目盯著他,忽然笑道:&ldo;既然如此,你隨朕出征河東!&rdo;
第一百三十五章 失盡民心
雖說已經收復長安,隋軍也將長安控制在手中,但流民眾多,暗地裡有不少滋事的暴徒。楊侑在開倉放糧的同時,積極疏散百姓,因長安流民回到家鄉,又或者是朝著關中各郡疏散,緩解長安壓力。
事情一樁樁,看似不多,卻十分繁瑣,幸虧有楊侗、杜如晦等人,而獨孤家、韋家等關隴世家,在楊侑打壓的同時,也付出了一定代價,族中有能耐之人,暫時任命關中各郡官吏。巴蜀州縣學的學飽學之士,已經在趕來關中的路上,至少還有一個月的時間,才能抵達長安。
足足花費了半個多月的時間,長安才穩定下來,流民得到足夠的糧食,得以返回家鄉。楊侑許諾,凡是返鄉之人,在官府的幫助下,積極開墾土地。官府會提供種子、農具、耕牛等物,恢復生產。
就在楊侑奪下長安,治理關中之時,李靖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