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中華秋沙鴨 (第1/3頁)
隱為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等李衛國把這邊安置好,幹活的人們也收工,都過來吃飯。
晚飯還是挺豐盛的,燉的大魚,還有燜的林蛙。
加工林蛙的時候,必須用農家大醬炸鍋,再加上晾乾的紅辣椒,才能去除土腥味。
“這玩意大補啊,來,都嚐嚐。”趙廣定先夾了一個大母抱子,扔進嘴裡大嚼。
知青們卻瞧著有點眼暈,這蛤蟆都伸腿拉胯的,真不敢下筷兒。
只有高大林倆眼直冒光,也夾起來一隻,放進嘴裡。
“猴子,一瞧你就是外行,你吃的是公的,公狗子,肚子裡啥都沒有。”趙廣定出言指導。
要是沒加工的時候,外行不容易分出公母,但是做熟了,公的肚子癟,母的肚子鼓鼓溜溜的,一下就能瞧出來。
李衛國也夾了一隻母抱子,戳開肚子,給知青們先瞧瞧。
肚子裡面很乾淨,就是黑籽白油。
吃到嘴裡,嗯,醬香濃郁,黑籽稍稍有點彈牙,白色的林蛙油就一小片,卻是最為精華的所在。
知青們這才敢動筷,瞧著有點怕人,吃起來是真香。
高大林算是吃上癮了:“國子,這玩意哪撈的,多整點。”
好吃沒夠了是吧,都吃了,以後拿啥繁殖?
李衛國就嚇唬他:“猴子,你可千萬別在家吃,你家小芳懷著孩子呢,吃多了蛤蟆,將來生出來的孩子肯定是醜八怪。”
高大林想想蛤蟆那副嘴大脖子憨的模樣,再也不敢提這事了。
實際上,趙廣定早就告訴小芳,留了一小碗母抱子吃,林蛙油還是很補的。
第二天,李衛國又找了幾個幫工的,開始和泥脫坯,準備給那些水鳥做窩。
這玩意都是體力活,眾人去黃土坑那邊,拉來幾車鬥黃土,然後土裡摻上麥魚子。
麥魚子就是麥粒兒外面包裹的那層皮殼,再加上麥芒子,形狀就像個小魚似的。
沒有那麼多麥魚子,他們就又鍘了不少麥稈摻裡面,這東西主要是為了加強粘合力。
你沒看連小燕子壘窩,都知道在泥球兒裡面裹點草棍兒嗎?
然後就是倒水和泥,大夥都拿著鍬,來回拌和,一遍一遍把泥土撮起來,再倒回去,來回折騰,充分攪拌。
趙廣定最乾脆,穿著大靴子,直接上泥堆兒裡一通踹,嘴裡還嚷嚷呢:“澆水,再多澆點水。”
“你可拉倒吧,純牌兒是懶漢和稀泥!”王大拿又開始跟他日常拌嘴。
泥越稀,當然和起來越省勁,所以才有了這句俗語。
大夥一鼓作氣,弄了好幾堆泥,不過現在還不能用,最少也得悶一宿才好用,道理就跟醒面差不多。
第二天就開始脫坯,家家基本都有現成的坯模子,四塊木板拼接成一個長方形的樣子,木板都光溜溜的,大小基本是一尺乘半尺,比紅磚大多了。
只要把坯模子用水蘸一下,放在平地上,再端一大鍬泥放裡面,表面用泥板子抹平,然後把坯模子輕輕拿起來,地面上就出現一塊土坯。
等土坯慢慢晾乾之後,就可以用來壘牆。
當時農村的房屋,絕大多數都是用土坯壘起來的,蓋土坯房,跟後來蓋磚瓦房不一樣,要先起架子,然後再壘土坯。
水庫這邊的活計,一直忙活到陽曆十一月中旬,這才算是有了點眉目。
一片片平整的稻田都修整完畢,就等著來年開春往裡灌水。
這個工程真不小,知青們都有點不敢相信,他們竟然真的能完成。
其實還真多虧了那臺小四輪拖拉機,這也叫大夥認識到機械化的威力。
李衛國的養殖場也初具規模,新搭起來了牲口棚子,三面泥牆,開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