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環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道,原來你們一個個竟然全是他的同黨!” 巖復繼叩地再拜:“陛下,臣等決非郯國公同黨。臣等恐陛下濫誅功臣,失天下眾望啊!” 顏正儀也勸諫道:“陛下若對郯國公有疑慮之處,可先下詔削除其官職,令其反省,以觀後效。” 宣帝忍耐不住,便將當年王軌總領兵事進退,西征吐谷渾大軍無功而退之事敘述了一番。 顏之儀叩頭釋疑道:“陛下,懸師西征,一入他國,便呈兇險四伏、生死難料之勢。吐谷渾士卒一向驍勇善戰,狡詐多變。當時臣也在軍中,確時兵機不佳。郯國公輔佐太子深入敵境,身兼萬鈞重擔。以當時之勢,兵事勝敗為小,儲君安危事大。若貿然出兵,一旦有何閃失,即令砍掉十個、百個吐谷渾可汗呂誇的頭,又豈抵得我大周儲君之萬一?” 巖復繼道:“陛下,顏大夫所言有理。臣以為,當年郯國公輔佐太子西出無功而返,肯定有他的難言之隱。陛下何不過問清楚再做計較?” 宣帝見他竟為王軌如此辯解,越發氣怒難忍了!一時五內躁熱,暴怒之下,竟叱令內侍們將巖復繼打出殿去。又氣急敗壞地喝令杜虔信立即擬敕,並命他帶人速到徐州傳旨並監斬王軌。 杜虔信原本膽小,見宣帝動怒,不敢再抗旨拖延,急忙依命擬旨並帶人出京。 鎮守徐州一方的王軌聞聽新帝登基不久,鄭譯便官復原職的訊息後,當即預感到禍事不遠了。果然,不久便聞聽齊王父子數人遭滿門抄斬,連帶安邑公等人也被誅殺的訊息。 他料知,接下來輪到自己了。 他從容地安排好了公私諸事後,叫來左右心腹交待:“當初,我在高祖面前曾屢言太子之過。本心仍是為了大周的江山社稷所圖。時至今日,禍變可知。本州控帶淮南,近接強寇,若欲保全身家,實在易如反掌。但忠義大節乃王氏傳家立世之本。況我受先帝厚恩,志在效死,怎敢因獲罪嗣主而背叛先朝?今只有坐以待斃。望千載之後,功罪評說,蒼天可鑑我心。我別無所求,死後只請照料好京城我的老母幼兒……”言罷,長淚不禁。 果然,王軌剛剛交待完後事不幾日,杜虔信便帶著聖旨和侍衛,趕到徐州傳詔並賜郯國公王軌一死。 杜虔信監斬已畢、回京覆命時,對陛下講述上大夫王軌死前跪地謝恩、平靜就死,並言說王軌死前之言,“吾受先帝厚恩,情願伴侍先帝在天龍輦。臣雖知死之將近,而忠義之節並未違逆……” 宣帝聞說半晌無語!看來,這個王軌果然不同於齊王,齊王是恨怒而死;而這個王軌,直到臨死之前,仍舊能平靜謝恩,甘心受死…… 如此,原打算決意要斬草除根、一併斬盡王軌滿門子孫的念因此而打消了…… 王軌被誅後,宣帝在宮中詔見了被冷落了好些日子的宇文孝伯。孝伯進殿後,宣帝冷冷地打量了孝伯半晌,而後先聲奪勢地突然質問:“公卿,你既然早已得知齊王有謀反之意,為何隱匿不報?” 孝伯聞聽宣帝如此質問,清知齊王、王軌之後就該輪到自己了,然而卻並無一點懼色,一面直言道:“陛下,齊王和郯國公效忠社稷,可惜竟為鄭譯、於智等群小陷害。臣受先帝囑託,未能進諫勸止,有負先帝之託。陛下若欲賜臣死罪,臣甘心受死,決無怨言。”     。。
少林方丈(第三十三章)(3)
其實,宣帝此番詔見孝伯的本意,原不過想敲山震虎一番,若孝伯知道驚怵,或是能為自己辯白一番,或是肯稍稍示弱的話,宣帝便會念在父皇去後,他曾一片忠心輔佐自己的份兒上,有意放過他去。 孰知,這個孝伯竟是如此的不識相!不僅不肯為自己辯解幾句,反倒說什麼“甘心受死”,這下竟弄得宣帝自己也無法下臺了。 宣帝原是自尊極強,且是恩怨必報的性情,自然也不肯先自示弱。君臣相顧良久後,各自俱都默然無語了。然而,此時彼此皆已清知:他們兩個的君臣之份已經到頭了…… 當晚夜半時分,宣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