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頁 (第1/2頁)
馬金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佯敗誘敵。當交戰中處於不利態勢時,詐敗佯輸,誘敵來追,待撤至有利地形或條件有利時再與敵交戰,是佯敗誘敵之法。戰國中期著名的&ldo;馬陵之戰&rdo;是佯敗誘敵的一個範例。當時魏軍與韓軍己成膠著狀態,齊軍為解韓軍之圍,直趨魏都大梁。魏王聞訊急調龐涓所率的伐韓大軍向齊軍撲來。來勢洶洶的魏軍與齊軍一交戰,齊軍首領田忌便聽從軍師孫臏的建議,佯敗而退。龐涓見狀,揮師緊追不捨。孫臏逐日減灶,第一天做飯時壘十萬鍋灶,第二天壘五萬鍋灶,第三天壘三萬鍋灶。龐涓追擊三日,見齊軍鍋灶逐日減少,認為齊軍逃亡過半,於是把步兵舍在後邊,只帶輕裝精銳騎兵加速追趕齊軍。齊軍退至馬陵,利用有利地形,選擇技術精良的弓箭手萬餘名,設伏於道路兩側。龐涓的追兵進入伏擊地區後,齊軍萬箭齊發,魏軍大亂,死傷甚多,齊軍乘勝追擊,大敗魏軍,殲滅魏軍十萬餘人。
運用佯敗誘敵之法應注意三點:一是掌握好敗退的火候。當敵佔明顯優勢時,可一經接觸即敗;當與敵勢均力敵時,可稍事激戰再行敗退。二是退卻時要控制好部隊,既要作出潰敗的假象,又要預留掩護兵力,以免給敵造成可乘之隙。三是以一部兵力與敵保持接觸,且戰且退,主力迅速後撤,做好應敵準備。
(四)以驕縱敵人為目的的驕敵示形
驕兵必敗,這是軍事鬥爭的一條規律。一般說來,強兵易驕,勝兵易驕。之所以如此,主要是為將者頭腦膨脹,不能正確地分析和認識敵我雙方的力量,過高地估計自己,過低地估計敵人,在作戰指導上陷入了盲目性。這樣
指揮部隊作戰,是不可能不打敗仗的。因此,高明的將帥,不僅自己不驕不躁,而且能夠採取有效的辦法驕縱敵人。驕敵,意在亂其心,奪其謀。驕敵之法很多,譬如能而示之不能,有備示之無備,兵銳示之兵弱,兵眾示之兵寡,以及&ldo;卑詞厚禮&rdo;,對敵將歌功頌德等等,都可以起到驕縱敵人的作用。《三國演義》中描寫的東吳襲取荊州之戰,戰前東吳所採取的示形即為驕敵示形。當時,鎮守荊州的蜀將關羽在水淹七軍大獲全勝之後,被一時的勝利沖昏了頭腦,致使後方守備空虛。東吳抓住這一時機,先是駐守陸口的東吳大將呂蒙佯裝有病,回到建業,繼而讓陸遜給關羽修書一封,並送去東吳的名馬、新錦、美酒等物,對關羽極力頌揚恭維。這兩招使出以後,關羽對東吳更加下放在心上。他在兩面作戰的態勢下,毫無顧忌地&ldo;撤荊州大半兵赴樊城聽調&rdo;,完全解除了對東吳的戒心,結果為後來東吳襲佔荊州造成了可乘之機,&ldo;名震華夏&rdo;的關羽終於落了個兵敗身亡的下場。東吳的驕敵示形之術之所以取得成功,一是關羽&ldo;意驕志逸&rdo;,給對方以可乘之隙:二是綜合運用了各種示形手段:呂蒙託病辭職,能而示之不能,屬於政治示形;陸遜修書送禮,極盡謙恭,可以稱之為外交示形;軍事上無所作為,是為軍事示形。三管齊下,終於把關羽推到了驕傲輕敵的頂峰。
說到驕敵示形,有一個戰例不能不提到,這就是被稱為拿破崙軍事傑作的奧斯特里茨戰役。在這次戰役中,拿破崙&ldo;故意示弱,以縱其驕&rdo;的策略運用可以說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
1805 年11 月,拿破崙率軍沿多瑤河而下,佔領了維也納,準備與俄奧聯軍決戰。當時,法軍有七萬兵力,俄奧聯軍有九萬之眾,而且支援俄奧聯軍的普魯士十萬大軍正向戰區開進。為避免腹背受敵,法軍必須在普軍到來之前打敗俄奧聯軍,結束這次戰役。然而,俄奧聯軍總司令庫圖佐夫卻執意在援軍到達之前不採取積極行動。拿破崙率軍從西面追趕,庫圖佐夫便率軍東撤,拖延戰局,避免決戰。拿破崙見找不到決地機會,便用假象欺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