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子一天天過去,冬天臨近。
這天傍晚,道觀難得地來了訪客。一輛馬車沿著石板道轔轔而來。
李宏和熊小子正百無聊賴地在橋下山泉裡洗掃帚,覺得十分稀奇,還未張嘴喊,老道身影一閃便出現在觀口。
厚實的錦簾掀開,一位錦衣少年躍下馬車。
這少年約摸十三四歲,長相俊美,兩眼炯炯有神,滿身錦繡華服,脖子上還戴著條嵌滿寶石的貴重項圈。眼珠子一轉少年便把李宏和熊小子二人掃過,目光卻是半分也不停留,直接投射到老道身上。
尋常人見到如此衣衫襤褸不修邊幅的道人,只怕都會鄙夷幾分,可這華服少年卻毫不猶豫直接走到臺階前拜倒在地,口稱:“趙軒拜見靈石道長。”
靈石老道神情難得的莊重,雙手背在身後,點頭道:“你就是趙軒?資質確實不錯。回去告訴你家主人,這孩子我收了。”
馬車後面跟著四名騎著駿馬的勁裝大漢。漢子們不知什麼來路,似乎與靈石老道熟識。他們齊聲應諾,從馬車上搬下一具二尺直徑的精緻描金漆匣,口稱:“家主送與仙師,小小禮物不成敬意。”也不多話,遞過匣子立刻上馬趕車絕塵而去。
老道轉過身,朝李宏和熊小子招招手,囑咐道:“你們把他帶進去,就住一個房間。不許吵架。”
少年目光瞧也不瞧離開的五位家人,一直崇敬地注視著靈石老道。老道話音剛落,他就叉手彎腰恭敬地應道:“謹尊仙師之命。”
李宏在旁看得張大嘴,這小子為什麼不用籤賣身契?
過了幾天,李宏終於知道老道為什麼要他們三人住一個房間了。不見半個外人的道觀忽然門庭若市,一幫接一幫投來許多人,無一例外都是孩童少年。年紀最小的十歲,最大不超過十五。
靈石老道每天站在觀門口,投來的少年孩童被一一過目,有些當場收下,有些則命護送的來人帶走。
護送的人很奇怪很龐雜,有道士裝扮的,有和尚裝扮的,還有彷彿江湖人士打扮的會家子,甚至還有一看就知道是大宋軍中打扮的軍士,也有一部分如同趙軒般是由家人護送而來,三五成群,不一而足。另有十來名窮苦少年,聽說是偷偷跟在別人後面一路跋山涉水跟來的。那些有人護送的則是有收留有打發走的,但總的來說收留的居然佔絕大多數。
小小的青油觀一下子熱鬧起來,不過十天半個月,竟然多出上百人,有男有女,所有房間住得滿滿當當,那些後來的人只好打地鋪。一直在房間裡打坐不出來的靈磐道長和靈磯道長也天天露面,每天幫著靈石老道在門口篩選孩童、料理事務。
那兩位不愛吃飯的雜役道童再也沒空在房間裡打坐練功,成天忙得腳不沾地。李宏和熊小子成了他們頭號支使物件,無論什麼事,他們總是會說:“找李宏和李雄去!”
李宏驚訝萬分,實在不明白這麼小的青油觀收留那麼多道童幹什麼,還男女兼收。他私底下悄悄問趙軒。趙軒卻像看白痴一樣看著他,不屑地哼了聲掉頭便走。
從趙軒嘴裡不可能套出話,李宏便把腦筋動到那些少年身上。無奈這些少年說法不一。
有些說遵父輩之命進山學道以避開戰亂;有些則很神秘地說江湖著名的“呂梁劍派”要收徒,父輩花了好多心思輾轉找到門道送自己上山;還有些人根本不清楚緣由,只說突然有天家人命他們收拾物品,被一個不認識的人帶出家門一直送到這裡……總而言之,說法稀奇古怪五花八門,越聽越讓人莫名其妙。
十來位悄悄跟在別人後面而來的少年孩童說的則大同小異。他們有些是乞丐,有些是戰亂失去親人正在山邊流lang,見許多人前後相接朝深山裡走。反正餓得閉目待死,認為跟著他們也許有活路,於是不管三七二十一一路跟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