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一章 民間女子路子野 (第1/3頁)
朝花夕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皇宮,金殿。
朝廷上眾大臣交頭接耳,這都過了上朝時間了,怎麼天承帝還沒有來?
「殿下,你說皇上遲遲不到究竟是什麼意思?昨晚都已經商議好了,今天早朝公開審理桓王叛國通敵一案。皇上是變卦了還是不忍心審桓王了?這皇上的心思也太難猜了,莫非在這樣的了流言蜚語之下皇上還想保住桓王?」
刑部尚書悄悄靠近宸王,在他身邊小聲說到。
宸王倒是沉得住氣,閉著雙眼站得筆直。聽見刑部尚書的話這才睜開眼,斜斜一笑:「皇上的心思要是人人都能猜到,那皇帝豈不是都聽不到半句真話了?」
刑部尚書乾笑一聲:「殿下所言極是,殿下與皇上最是親近,想來是比我等更懂皇上的心思。殿下不妨猜一猜,皇上究竟是不是想將桓王的事壓下來?」
宸王面上的笑容不減:「老八是先皇后所生,而眼下先皇后的陵寢甬道坍塌,父皇心中自然會覺得對先皇后諸多虧欠。對髮妻的虧欠是真的,但已故之人在百姓和邊境軍心面前似乎又顯得有些單薄了。」
刑部尚書瞭然了,宸王的是壓皇帝最終還是會為了平息謠言而選擇對桓王公開審理。不過在還天下人公道之前,天承帝或許會想辦法保下桓王。
對天承帝而言,他是既要防民之口又要護兒子周全。兩頭都要顧,這就得從中好好周旋了。估計這會遲遲不來,就是在想轍呢!
議論聲還在繼續,苗公公忽然一嗓子喊到:「皇上駕到!」文武百官頓時間就安靜了下來。
天承帝掃過高臺下的眾人,一些臉上平靜看不出情緒,一些莫名顯得有些過於激動,還有一些則米麵露擔憂。
還沒等天承帝將高臺下的官員分析透徹,已經有人迫不及待站出來上奏請求嚴審桓王。
天承帝沉默了下來,任由臺下的官員各種上奏他就是不吭聲。等這些大臣說累了也就閉嘴了,大家是你看我我看你。嘴上是一句話也沒有說,但眼神已經交流了好幾回了。
皇上這是什麼意思呢?
宸王微微側目往昔那個了忠國公,忠國公站了出來:「皇上!如今邊境不穩,又有人似乎是在刻意傳播流言,這已經讓邊境將士動搖了軍心。若再不對桓王做出區處,只怕……」
忠國公沒有說下去,氣氛又凝固了起來。
天承帝眼皮微垂,半晌才正眼瞧他:「只怕什麼?」
忠國公立馬回答到:「皇上,邊境的安危關乎我大啟國運。閶慶虎視眈眈,若是這時候讓三軍將士寒了心,邊境危矣!」
天承帝半眯著眼睛看他,忽然微微一笑:「愛卿所言極是,刑部、大理寺、鯤鎮司、御史臺協同秦王共同審理此案!」
此話一出,文武百官又是各種心思活躍了起來。
刑部、大理寺、鯤鎮司和御史臺參與審理可以理解,這秦王……秦王在朝中只領著一個虛職,可以說是個富貴閒人。
秦王是天承帝的親弟弟,為人雖然顯得平庸,但他卻很懂天承帝的心思。畢竟在這麼多手足兄弟之中,他是唯一一個還能被天承帝照顧到的。
秦王之前一直是閒散慣了,對於朝中的站隊他似乎一直都是保持中立。雖然他在天承帝心中有幾分重量,但他在朝中卻無實際的權利,所以宸王之前沒有能拉攏到他也就沒有繼續上心了。
誰都沒有想到這個時候天承帝竟然將這大權交給了秦王,也不知道這秦王對桓王的事究竟抱著什麼樣的態度。
秦王站了出來,雖然已經上了年紀,但精神狀態卻比天承帝要好很多。這大概就是生活閒散沒壓力,心情好身體也好。
「臣遵旨!」說完,秦王命刑部將桓王帶上大殿。
朝中大臣看著桓王被推上大殿,這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