擊水三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三國簡介
兩岸西風起白楊,沁州存孝實堪傷。
晉中花草埋幽徑,唐國山河繞夕陽。
鴉谷滅巢皆寂寞,幷州塵路總荒涼。
詩成不盡傷情處,一度行吟一斷腸。
三國(狹義220年-280年,廣義184年、190年或208年-280年)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時期,有曹魏、蜀漢、孫吳三個國家。漢末三國戰爭不斷,使得人口下降,經濟受損,三國皆重視經濟發展。由於戰爭需求,各種技術都有較大發展。
三國時期人才輩出,後世常常追思當時風雲人物。在唐宋詩詞中出現大量三國內容。元明清期間,三國事蹟更加深入人心,成為戲劇和民間藝術文學常見話題。明代羅貫中以這段歷史為藍本,編撰歷史小說《三國演義》成為了中國四大名著之一。其豐富多彩的歷史內涵也流傳到亞洲及世界各地,影響了這些地區。晉代陳壽所作《三國志》,後經裴松之注引,頗有參考價值。直到今天,三國的著名人物、事件仍是耳熟能詳,成為電視、電影或遊戲題材之一。
189年,靈帝駕崩,劉辯繼位被立為少帝。執政的何太后之兄何進聯絡袁紹,殺宦官蹇碩。紹、進等密謀盡殺宦官,並召董卓入洛陽為援。當宦官殺何進,而紹又盡殺宦官之時,卓率兵入洛陽,盡攬朝政。他廢黜少帝,另立劉協為帝,即漢獻帝。卓之專橫激起了東漢朝臣和地方牧守的反對,釀成大規規模的內戰。卓入洛陽後,紹出奔冀州,橋瑁假東漢三公名義,要求州郡興兵*卓,關東州郡紛紛響應。他們分屯要害,推紹為盟主,相機進攻卓。190年,卓避關東兵鋒,挾持獻帝西遷長安。關東聯軍彼此欺詐併吞,不久就分崩離析了。193年長安兵變,卓被殺,關中混亂不已。經過激烈的混戰以後,到196年時,全國形成許多割據區域:袁紹佔據冀、青、並三州,操佔據兗、豫二州,韓遂、馬騰佔據涼州,公孫瓚氏遼東,陶謙、劉備、呂布先後佔據徐州,袁術佔據揚州的淮南部分,劉表佔據荊州,劉璋佔據益州,孫策佔據揚州的江東部分,士燮佔據交州。此外,張魯以道教的組織形式保據漢中地區,置祭酒以治民。在這些割據者中,勢力最強也最活躍的是袁紹和曹操。卓入洛陽後,曹操逃至陳留,聚兵反抗,成為關東聯軍的一支。他在濟北誘降黃巾軍三十萬眾,選其精銳,編為青州兵;又陸續收納一些豪強地主武裝。建安元年,他把獻帝遷到許縣,取得了挾天子以令不臣之勢;屯田續資。200年,曹、袁兩軍進行官渡之戰,操以弱勝強,全殲袁軍主力;又利用紹二子的矛盾攻佔袁氏的鄴城,相繼佔領青、冀、幽、並四州之地,統一了北方大部。207年,曹軍出盧龍塞,打敗侵擾北方的烏桓。208年,曹軍南下,攻佔劉表之子劉琮所據的荊州。依託於荊州的劉備向南奔逃。魯肅受孫權之命與備會晤,商討對策,諸葛亮又受備之命,於柴桑與孫權結盟,共抗曹軍。孫、劉聯軍以少勝多,大敗曹軍於赤壁,迫使曹軍退回中原。促使形成三國鼎立局面。操北歸以後,用兵於關中、隴西,把統一範圍擴及整個北方,不久曹操自封魏王。211年,備率部進入益州,逐步佔據了原來劉璋的地盤。219年,備從曹軍手中奪得漢中,關羽也向曹軍發起進攻,但是孫權遣軍襲殺關羽,佔領荊州大部,隔三峽與劉備軍相持。 222年,漢軍出峽與吳軍相持於夷陵,猇亭一戰,被吳將陸遜擊敗,退回蜀中。猇亭之戰以後不久; 漢、吳恢復結盟關係,共抗曹魏。南北之間雖然還常有戰事發生,有時規模還比較大,但是總的說來,力量大體平衡,鼎足之勢維持了四十餘年之久。
魏
隨著漢丞相曹操對北方的統一和屯田制、租調製的施行,北方社會趨於穩定,生產逐漸恢復。政府修整道路,興建水利,便利了交通和槽運。恢復的冶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