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部分 (第1/5頁)
大刀闊斧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很多空降幹部水土不服,無外乎不接地氣,不能真正瞭解地方實際情況,無法做到因地制宜發展地方經濟。其實空降幹部和地方幹部相比,有著更開闊的視野,更先進的理念,更jing準的政策解讀,只要解決接地氣問題,還是大有作為的!
第116章 大學生村官
趙彤忍不住問:“鄧華同志是不是有什麼好點子?說出來嘛,不要敝帚自珍!”
“呃,是!”這位差點成為岳母的主任,鄧華一直懷著深深的愧疚和敬意,任憑趙主任如何對待,他都是執子侄禮,“我在教委知道,今年畢業季古城縣有眾多應屆大學生畢業回鄉,這些人的安置很成問題,我想是不是可以選派一批優秀大學生,到村上任職?”
“什麼?讓大學生當村官?胡鬧!這不是變相上山下鄉嗎?你當這還是紅se年代嗎?”
趙彤臉se一沉,說話極不客氣,對於她們這些曾經“紮根鄉村”的老三屆來說,插隊的ri子遠沒有文學作品中那麼美好!很多人在那個年代,深受其害,很多女孩子在鄉間不得不嫁人,每一個城鄉結合的婚姻,都有背後的故事。
因為插隊下鄉的學生,大多數都是十六七的學生,很多在家裡嬌生慣養的,來到廣闊天地,諸多水土不服,尤其難以承受所謂的貧下中農再教育。
於是當年釀成諸多人間悲劇,在那個年代,不能和老百姓打成一片,那是很大的罪過,甚至會被扣上追求資產階級情調,嚮往中產階級生活方式的大帽子!
那個年代,小資絕對不是中xing詞,小資意味著要被批鬥,被戴上高高的紙帽子,推到臺上,坐飛機,接受貧下中農憶苦思甜的教育。
那個時代,哪一個城裡年輕人的行為,能讓鄉下人認同?多多少少都有那麼一點小資,最起碼在鄉下人眼中,就是封資修的東西。
因此提起上山下鄉,趙彤才會深惡痛絕,恨不得當場把鄧華趕出去!黃玉英輕咳一聲:“趙主任,你讓鄧華同志把話說完,不要急著扣帽子!”
“大學生村官和當初的上山下鄉;完全不是同一個概念!”鄧華小心翼翼的解釋,這位孫倩的母親,當初視他如婿,比親生兒子還好,眼下卻如同仇敵,造化弄人!
“當前農村治理主要依靠家長制,宗族制和人情關係,這與現代社會的minzhu、法制要求形成鮮明對比。社會利益格局分化,村級領導綜合素質參差不齊,導致基層治理危機頻發。
新農村建設需要大批有科學思想、知識和眼光的新農村建設骨幹力量,高校畢業生到農村去,是成長成才的一種正確選擇。當代大學生思維活躍、視野開闊、知識面寬、富有創造熱情,農村既是施展才華的舞臺,又是礪練人生的學校。”
大學生村官計劃,的確是昨天在酒席上受到的刺激,除了韓衛東那個高中生,在場的各位村官,很難理解鄧華所說的話。這種溝通困難,勢必會影響此後諸多政策的實行和推廣。
對於古城縣這樣的農業大縣來說,想要擺脫貧困面貌,只有從根子上入手,那就是改變老百姓的生活環境。想要做到這一點,並不容易,最起碼需要有人理解上面的政策,做好上傳下達。
那種黨校的短期培訓,根本不可能讓村官們一夜間發生巨大變化,那是天方夜譚!說起來大學生村官政策,最初發起應該是在95年畢業季,當時雲夢省面臨第一批擴招畢業生的就業壓力,同時鄉村需要一批有知識的帶頭人,這才促生出這項政策。
一直到2000年以後,漸漸在全國推廣開來,事實證明,這項政策還是很有現實意義,有相當程度的先進xing。如果不是和村官們一席談,不是急於改變鄉村落後面貌,鄧華絕對想不起來這項政策,農村生活對於他來說有點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