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幸福如履薄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只是歐洲,而中原使用火牛陣的歷史還要更早,為了突破敵人的圍攻,給它們披上紅色織物,上面畫了五彩龍紋。並將尖刀繫於牛角,蘆葦束於牛尾,再灌上油脂。入夜,田單命令士卒將牛尾上的蘆葦點燃,鑿開城牆,放牛群出城;他還讓五千壯士手執武器,隨後衝殺。牛尾火起後,群牛受驚直衝燕軍。只見火光閃耀,龍紋起舞。燕軍以為天兵下凡,驚慌失措,被牛踩踏撞擊,死傷無數。齊兵乘勝追擊,而城中老弱在城牆上鼓譟助威,聲音驚天動地,燕軍聞風喪膽,倉皇敗走。
唐朝時期,天可汗李世民命王玄策為正使、蔣師仁為副使一行三十人出使西域。中印度纂位的新王阿羅那順派兩千人馬伏擊,除王玄策、蔣師仁被俘,其餘人全部被殺。後來王玄策逃脫,向尼泊爾借得七千騎兵,外加吐蕃松贊干布派來了一千二百精銳騎兵,他自命為總管、命蔣師仁為先鋒,直撲印度。在北印度茶博和羅城外,王玄策用火牛陣一戰擊潰印度數永珍軍,隨即滅掉中印度,並活捉將阿羅那順將其押回長安,創下了一人滅一國的戰爭奇蹟。”
“好男子當該一人滅一國,恨不與此人為伍。”
莫日根內心激動不已,連鐵木真也看向了南方,彷彿能夠穿過萬里江山,百年時光,看到在這片土地上發生過的戰事。
“可他回國之後,並沒有得到太高的獎賞,而是被封了一個小官。”
在莫日根和鐵木真不解的眼神當中,帖木兒聳了聳肩。
“沒辦法,唐初的人太厲害,滅一個小國確實不算什麼大的成就。”
帖木兒也曾經以為王玄策沒有得到太高的懸賞是因為吐蕃才是滅了中天竺的實際得利者,畢竟印度那地方是天然的產糧地,就算是全球氣候變暖,也不是青藏高原那地方能比的。
當時,戒日王(屍羅逸多)已死,權臣阿羅那順篡位,但是卻無力統一。戒日王朝分裂,而且沒有再統一的趨勢。無論王玄策是否率軍攻滅中印度,印度都無力牽制吐蕃。即使王玄策不出兵攻打中印度,當時以及之後的印度也將長期處於分裂狀態,無力牽制吐蕃。
而且,以當時的技術水平,即使是統一的印度,也是無力上青藏高原牽制吐蕃的。何況,貞觀年間,唐軍很輕鬆的擊敗了吐蕃軍,吐蕃退出党項、白蘭羌、吐谷渾,吐蕃松贊干布謝罪、送厚禮、稱臣於唐朝,此時吐蕃表現的很恭順,沒有違反到唐朝霸權,此時唐朝沒必要牽制吐蕃。
北印度的重新分裂並回退到戒日王崛起之前的局勢是因為戒日王之死,跟王玄策沒有什麼關係。
至於損兵折將的大非川之戰,已經是二十多年後的事情了,而且失敗原因也有很多,最直接原因就是郭待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