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幸福如履薄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都曾經將草原一統,但現在只剩下了金國和西遼,再往西的話還有塞爾柱突厥人,至於匈奴鮮卑,現在已經找不到了。”
帖木兒聳聳肩。
“他們能做到的事情,我們也能做到,漠北苦寒,我們應該為子孫後代打下一個大大的疆土。”
札木合揮了揮拳頭,他比鐵木真還要大兩歲,現在已經十五歲了。
按照草原上的規矩,他這個年齡已經能夠成為一部之長,娶妻生子,擁有自己的那可兒和親衛隊,算是一個真正的男子漢了。
“突厥人的軍隊很多麼?塞爾柱在哪裡?比花剌子模還要遠麼?”
哲別感覺自己的腦子有些不夠用了。
西夏,西遼,花剌子模,這些地方一個比一個遠,這讓他想起了當初的誓言。
打到天邊去?
談何容易!
“塞爾柱突厥比花剌子模還要遠,如果未來你們能夠打到那裡的話,記得告訴一個叫做可泰安的庫曼人,不要相信歐洲那些貴族,草原上的遊牧民族天生就是一家。”
帖木兒笑笑,繼續說道:“突厥有很多人啊,漢人記載有數十萬之多,他們的馬匹遍佈草原,勇士之多可媲美天上繁星。這樣龐大的隊伍,基本上由三部分組成。即侍衛之士、控弦之士和拓揭。
侍衛之士被叫做附離,原為阿史那氏即狼氏族的親兵,故取名“附離“。這批人在突厥創業時代有過汗馬功勞。立國後其地位高於一般軍士。”
“怯薛軍士的地位也會高於其他士兵,這是必然的。”
鐵木真誠懇地說道:“怯薛軍是汗父最信任的忠志之士,草原人應當認為成為怯薛是無上光榮的事情。”
“那是當然。”
帖木兒彷彿想到了什麼好笑的事情。
事實上,在元朝,怯薛軍出身的人,有一個特別的稱呼,翻譯過來就是“大根腳出身”。
“可汗單靠少數親兵是不能東征西討的,突厥軍隊的主體,是由附庸部落的輔助兵員構成的,這種軍隊被稱為控弦之士,來源於各部的牧民,不僅臣屬於突厥的各部落要參加征伐,而且凡能拿起武器的突厥部落成員也應參加。服兵役的義務是遊牧人的經常職業。”
“而拓羯,就很特殊了,他算是僕從軍,但是由不準確,算是僱傭兵的一種,它由昭武九姓胡人組成。劼利可汗設立胡部,這和後來唐國的安史之亂不同,這時候的拓羯來自哈密(伊吾)和羅布泊(蒲昌海)的粟特聚落,參與安史之亂的拓揭,則出於鄂爾多斯南部的六湖州(魯、麗、含、塞、依和契州)。”
注1:突厥所長,惟恃騎射。見利即前,知難便走,風馳電卷,不恆其陳。以弓矢為爪牙,以甲冑為常服。隊不列行,營無定所。逐水草為居室,以羊馬為軍糧,勝止求財,敗無慚色。無警夜巡畫之勞,無構壘饋糧之費。《大唐創業起居注卷一》
注2:突厥眾不敵唐百分一,所能與抗者,隨水草射獵,居處無常,習於武事,強則進取,弱則適伏,唐兵雖多,無所用也。
注3:蒙古人之圍獵有類出兵。先遣人往偵野物是否繁眾,得報後,即使周圍一月程地內屯駐之部落於每十人中籤發若干人,設圍驅獸,進向所指之地。此種隊伍分為左翼、右翼、中軍,各有將統之,其妻室盡從。
中設黃蠢為中軍,左右兩翼以紅白二纛分標幟之。出獵開圍之際,各出箭一枝,十人中立一總領,屬九人而行,各照方面,不許錯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