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至於其他的男女知青,對於趙安民把教師考試名額讓給宋芳芳的事情是十分感動的,現在看他們倆成了一對,都覺得是趙安民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終於感動了宋芳芳,得到了她的芳心。
事實也差不多就是這麼一回事。
第152章
七七年的時候, 國家恢復了高考,這一年的高考就在冬天舉行了。
生產大隊所有的知青都報名參加了高考,包括劉山的媳婦蘇瑜。
其他的知青都抱著考上大學回到城裡的想法, 只有蘇瑜就是隨大流的報了一下名,其實並沒有抱著靠高考回城的意圖,因為她非常瞭解自己的知識水平。
這些年她和父母的往來信件越發少了, 幾乎到了快要斷絕來往的程度了。蘇瑜的父母已經有了孫子和孫女, 現在把一切心力都放在了孫輩們身上,對於鄉下的閨女是漸漸的顧不上了。蘇瑜就算是得到了縣裡允許知青回□□額, 回去也沒有家了,沒有地方住,沒有工作和收入, 還不如在鄉下混口飯吃呢。
要說憑本事考大學回城, 蘇瑜本身就是個不愛學習的學渣,又在鄉下耽誤了這麼多年,那是絕無可能考上大學的。她自己也壓根就不抱什麼期望。只不過想以複習為藉口, 偷懶少幹活罷了。
多年相處下來,劉山的爹媽也算了解這個兒媳婦, 知道她又懶又饞, 又沒什麼本事的本性。不過因為蘇瑜很利索的給數代單傳的劉家生了孫子,就算看在這一點上,劉山的爹媽也不會對這個兒媳婦不好。再說蘇瑜就算是下地少,至少把家裡收拾的乾乾淨淨的,還帶孩子做飯, 也不算是給家裡添亂了。
正是因為劉山的爹媽知道蘇瑜這個兒媳婦不是個有本事的人,和宋芳芳趙安民他們那種有能力有知識的知青不是一類人,所以他們覺得蘇瑜不可能考上大學, 所以也沒有阻止蘇瑜報名高考或者在家裡複習高中課本。
若是蘇瑜真像是宋芳芳那麼有本事有能耐,那劉山的爹媽就未必會支援她去參加高考了。假如這個兒媳婦考上大學回城了,未必還會要鄉下的丈夫和兒子,那他們的孫子不就沒有媽了嗎?
至於劉山他們倒不擔心,他能幹穩重,就算跑了一個媳婦,也能再找到老婆的。
可他們的孫子就只有這一個媽,按照劉家數代單傳的傳統,即便劉山再娶第二個老婆,劉家也不會有第二個孫子了。那麼不管是蘇瑜這個兒媳婦跑了,還是劉山將來給孫子找個繼母,對劉家的獨孫來說都不算是好事。
所以宋芳芳所記得的前世也好,還是這一世也好,蘇瑜能順利的報名並參加高考,沒有遇到絲毫的家庭阻礙,並非因為劉山的爹媽特別的寬宏大量,而是因為他們認定了蘇瑜考不上大學罷了。
這時候趙安民和宋芳芳也早就結婚生子了。宋芳芳可能是考慮到將來讀大學以及工作之後,再生育孩子會有耽誤很多事,不如趁著在鄉下的時候把結婚生子這兩件人生大事都辦妥了,以後回城之後就能省不少事了。所以宋芳芳結婚和生孩子都非常利索,和趙安民談了半年的戀愛,就結了婚,又陸續生了兩個孩子。大的孩子四歲,小的也二週歲了。
在鄉下,孩子懂事早,也比較好帶。平時宋芳芳都帶著兩個孩子去學校,她上課的時候就把他們留在教師辦公室,有其他的老師幫忙看一下。四歲大的孩子也被父母教育的很好,會老實的在辦公室裡玩,弟弟鬧騰的時候還知道哄弟弟。趙安民在非農忙的時候,也會主動照顧孩子,給宋芳芳省了不少事。
雖然不像前世的時候,在她工作的時候孩子們都有婆家人幫忙照顧那麼省心,但現在這種夫妻倆互相扶持的日子,宋芳芳更加的喜歡。
前世的時候,是她拖著劉建軍往前走,她想讓劉建軍多學點知識,想讓他上進或者考個文憑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