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長者 (第1/4頁)
衣山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會議一結束,韓路就開始忙起來。
二十六號的演出場地在湖山劇院。
湖山劇院前身是市影劇院,以前金沙市包括礦區的文藝團體都會在那裡演出。八十年代後期,各種演出越來越少,又開始放電影。到九十年代,電影也幹不下去了。
後來這地方就交給文化藝術中心管理,但產權屬於國資委,裡面的員工的編制也不在中心。如此,那邊的工作人員可不太買帳了。
文化中心不是每年有六十場的演出任務嗎,幾乎每週一場。要完成這個任務,你就得走出去,到各大單位去,到鄉下去,直接把精神糧食送到群眾手中。如果坐在劇院等,那可等不來。你總不可能說:「xx單位,我們中心將於某月某日在湖山劇院上演《將相和》你們到時候來看。」人家在家裡老婆孩子熱炕頭,打打小麻將,吃吃麻辣燙不好嗎,跑你這裡來坐兩小時?
也因為湖山劇場長期閒置,裡面的裝置都已經老化。
既然要重新啟用,衛生總得打掃吧,裝置要除錯吧?
老王又病了,也不知道是真是假,宋田扯了個靶子說有事沒去。至於辦公室其他兩個婦女,她們到了劇院就顧著和那邊的兩個小夥子扯閒篇,又說不懂電器裝置,把所有的工作都丟給了韓路。
韓路為人喜動不喜靜,愛找事,按照本地方言來說就是「顫翎子」意思是像一隻孔雀,喜歡把身上最美麗的羽毛抖給大家看,譁眾取寵,比較負面。
他卻不這麼認為,活兒大家都不幹,那二十六號的演出怎麼辦?
總得有人勇於任事啊?
再說我早一點弄好這事,也好早一點買火車票回家,拖到最後,拖的也是我自己個兒。
他檢查和除錯裝置,一開機才發現真真是亂成一團。
湖山劇場的裝置大多是十多年前購入的,電器裝置這東西大家都知道的,也就十來年壽命。特別是影響,效果極差,比草臺班子都不如。
跟楊光和老王匯報後,韓路從外面找了個賣音響的老闆,鼓搗半天,換了幾組線,勉強可以對付著用。
但這個是時候吊杆又出問題了。
所謂吊杆,其實就是劇場裡用來懸掛大幕和燈光的機器。
這東西需要專業電工來處理,也比較花錢。
楊光可沒錢,就從外單位借來了幾個電工,讓韓路領著他們鼓搗。
一月底的金沙市已經有點冷了,劇場裡也空曠,但韓路帶著電工在梯子上爬上爬下,還是熱出一身汗。
等弄到晚上七點,吊杆終於弄好韓路跟楊主任匯報之後,開始試機。讓電工把吊杆放到不同的位置,一組組試燈。
宋田聽說這邊馬上搞好,終於出現了,在現場頤指氣使,好象他就是這次維修裝置的主力軍一樣。
韓路渾身都是灰塵,手也磨破了,加上沒吃晚飯,哪裡還有力氣置氣。姓宋的你要摘桃子摘就是了,我只求快點把這裡弄好走人。
就在這個時候,吊杆又出問題,放一半卡住了,無論怎麼弄就是紋絲不動。
宋田開始呵斥韓路和那幾個電工,說,你們是幹什麼吃的,弄了一下午還沒弄好,剛才還說馬上就搞定,這也太不負責任了,我要向領導反應,扣你們的工資。
他這麼來一句,韓路心叫一聲糟糕。
那幾個電工可就惱了,人家本來就不是文化中心的,來這裡幹了一下午活相當於支援兄弟單位,又不多拿一分錢,憑什麼吃你的氣。
當下,他們就把手套摘下來一摔,收拾工具撂挑子走人。
宋田還在後面不幹不乾淨地說,你們什麼態度,有你們這麼幹工作的?
韓路終於忍不住了,怒吼他一句:「你放什麼臭屁,不會說話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