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唐德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富爾(unt di cavour, 1810-1861)、加里波的(gieppe garibaldi, 1807-1882)和俾斯麥(ottovon bisarck, 1815-1898)的現代&l;民族主義&r;(有別於我國傳統的華夷之辨);寄居英倫,他也更深的體驗了英語民族三權分立、司法獨立的&l;代議政府&r;的運作;更明白了資本主義社會異化分裂的毛病,而嚮往於當時正在美國風起雲湧的&l;國民運動&r;(populist ovent),尤其是這一運動的理論導師亨利喬治(henry e 1839-1897)底&l;單稅法&r;(sgle tax syste)的精髓。特別是對土地的&l;無勞增值&r;(unearned crent)和&l;漲價歸公&r;諸要點。好學深思的孫中山先生,在融會貫通之後,把它們有條理的編纂起來,這就是他後來指導&l;國民革命&r;底政治理論的&l;三民主義&r;了。雖然這三個&l;主義&r;,都是當時在西歐北美,甚囂塵上的政治經濟理論,沒一個是他具有原始性的發明,但是孫公能實際深入西方社會,耳濡目染,採自源泉,然後活學而活用之;較之與他同時或後輩之熱衷&l;西學&r;,奢談&l;主義&r;,而一知半解的夫子們、領袖們,那就高明得不可以道里計了。在那些多半是&l;不知不覺&r;的青年信徒的眼光中,則&l;總理&r;、&l;國父&r;,就更是&l;先知先覺&r;的天生聖哲了。
石不轉而江自流的中國知識階層
孫中山在&l;倫敦蒙難&r;之後,應出版界之請,寫了一本名利雙收的小書,暢銷一時,足使他在倫敦住了九個月,不虞匱乏。他於一八九七年七月初離英赴加拿大。再穿過加拿大至溫哥華,搭船於八月中旬抵日本橫濱,投宿於老友陳少白寓所。中山於一八九五年冬路過日本時,只是個薄有微名的中國逋逃犯。兩年後&l;蒙難&r;歸來,他已成為國際知名之士。他底日漸上漲的&l;知名度&r;,因此吸引了日本人的注意。首先慕名來訪,嗣後成為中山終身密友的便是宮崎寅藏和平山週二人了。他二人都是當時日本政黨政治中的活躍人物。透過宮崎和平山,中山又結識一些頭麵人物,如犬養毅、大隈重信、頭山滿、尾崎行雄、副島種臣、久原房之助、山田良政、萱野長知等數十人。日友平山周在無意中為他又取個日本名字曰&l;中山&r;。孫公自己在&l;中山&r;二字之下加個&l;樵&r;字。其後便偶用&l;中山樵&r;作為他的日文&l;化名&r;。後來在同盟會時代,黃興、胡漢民等對外界通訊,都尊稱孫總理為&l;中山先生&r;,結果弄假成真,全國上下都叫起&l;孫中山&r;來,真的名字反而不用了。其實孫公從發命令到簽遺囑,一直都只用&l;孫文&r;二字;他在公文上函札上,向未用過&l;中山&r;的渾號,而國民政府的官書,和國民黨的傳記作者,卻偏喜叫他&l;孫中山&r;,實在是很滑稽的事。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