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第1/3頁)
賈志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可是,他還是想當王。
他更想當王了。
南聯盟的譴責信很快送到了黃國和隨國,指責他們破壞本地區的安定團結,同時警告必須立即改正錯誤,加入到南蠻聯盟的大家庭中。否則,將承擔由此引起的一切後果。
黃國國君立即意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作為一個贏姓的子爵小國,黃國國君無論如何是不敢得罪楚國的。之所以沒有來參加大會,是因為國君那幾天心情不好,一時糊塗沒有來。如今看到了譴責信,當時就嚇清醒了。
第45節:楚國和南聯盟(4)
黃國國君親自來到楚國,當面解釋了沒有來的原因:時間弄錯了,而且最近抗洪救災比較忙。
總之,黃國國君不僅來了,認了錯而且認打認罰,痛哭流涕,痛改前非。好在熊通原本也不是要收拾他,而且還要給隨國做樣子,因此很和藹地原諒了他,說些&ot;覺悟自有高低,革命不分先後&ot;之類的屁話,讓他在南聯盟的同盟書上也簽了名,然後回家去了。
隨國國君沒有來。
&ot;去你媽的南聯盟,還北約呢。&ot;隨國總理少師這樣答覆南聯盟的特使,他根本瞧不起這幫南蠻子,一幫沒文化的東西。
鬥總理笑了,第三步將順利展開。
--南聯盟北伐
南聯盟第一次軍事行動開始了。
以楚國為首,南聯盟組成了聯軍。說是聯軍,實際上主要還是楚國軍隊,其餘的小國要麼出幾百號人,要麼就是派個類似軍事觀察員性質的特使,他們的任務主要是觀看楚國怎樣殺敵,好更加死心塌地地聽從楚國的指揮。
南聯盟軍由熊通親自帶隊,浩浩蕩蕩渡過漢江,直抵隨國。
&ot;主公,先派人去講和吧。如果楚國答應,那是最好。如果他們不答應,那麼他們一定會輕視我們,而正義在我們這邊,士兵會憤怒,百姓更團結,此長彼消,還可以與楚國一戰。&ot;季梁對形勢的判斷是很正確的。
&ot;什麼?講什麼和?送上門來的肉,不吃白不吃。主公,立即出兵,慢了他們就跑了。&ot;少師不耐煩了,他根本就瞧不起楚軍。
於是,隨侯親自率軍,出城抗擊侵略者。
戰爭,一觸即發。
在歷史上,這不是一場著名的戰爭。但是,這次戰爭的意義是重大的,它將影響整個歷史的程序。
對於楚國來說,這既是一場戰爭,更是對中原諸侯實力的投石問路。如果楚國被擊敗了,那麼這就是他們第一次對中原侵略宣告失敗,對於他們的信心和野心都將是一個沉重的打擊,南蠻各國就會重新審視楚國的力量,南聯盟就將面臨分崩離析。
因此,這一仗對於楚國來說十分重要,許勝不許敗。
對於隨國來說,敵人就在家門口,勝利則保住家園,失敗則面臨國家滅亡。
第46節:一國兩制的破產(1)
一國兩制的破產
前704年,楚國與中原國家的第一次戰爭開始了,對陣雙方是以楚國為首的南聯盟和中原國家隨國。
在戰爭開始之前,我們先介紹一下春秋時期的戰法。按著區域不同,有不同的戰法。這裡先介紹中原諸侯的戰法。
春秋以車戰為主,通常出兵,只說車多少乘,不說人數。一來,戰車的人員配置是固定的,二來,戰車的多少直接代表著實力。
按《司馬法》所說:車一乘有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叫徒兵。這樣的配置類似於後來的坦克和步兵的配置。所謂的甲士三人就是:戰車上左面的&ot;射&ot;,用弓箭,作遠端攻擊;中間的&ot;御&ot;是駕駛員;戰車是一車四馬,可以理解為四驅車。中間兩匹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