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襄陽城各處風景名勝,故事傳奇。其中不少江湖逸事,是諸葛瑾都沒聽過的。他不禁心想,這個孩子到底讀進了多少書,怎盡把時間花在收集這些民間逸聞上了。
於是諸葛瑾存著考較這孩子的心,拿經典問他。馬良倒也一一答來,只是細節之處均不深究,答不上來還一撇嘴:&ldo;讀那麼詳細有什麼用?咬文嚼字,與興邦立國毫無關係!&rdo;
…所以就把時間花在市井逸聞,神怪傳說上了?諸葛瑾哭笑不得。小馬良這口氣完全就是從諸葛亮那兒學來的。敢情都是自家二弟帶壞了這孩子!
大街小巷走著走著,不覺有哪裡不對。脂粉香氣撲面而來,笙管絲竹聲聲入耳。當真是騎馬倚斜橋,滿樓紅袖招。馬良竟把他帶來秦樓楚館,煙花之地了。小小的少年還兀自言道:&ldo;聽說京城有章臺路,絲竹管絃,盛極一時。兄長一定去過,可能給良說說那裡的盛況?&rdo;
&ldo;……&rdo;
見諸葛瑾不言語,小馬良又自己唱了起來:&ldo;胡姬年十五,春日獨當壚。長裾連理帶,廣袖合歡襦頭上藍田玉,耳後大秦珠。兩鬟何窈窕,一世良所無…&rdo;
&ldo;一鬟五百萬兩鬟千萬餘…&rdo;
唱得真是極好。諸葛瑾心想。小小年紀唱得有模有樣,又有著如此好的歌喉。可他還是忍不住皺眉:&ldo;阿良,你平日就學這些?&rdo;
&ldo;可惜學得不全。&rdo;小馬良哀聲嘆息,一雙明亮眼睛眨了眨,看著諸葛瑾,哀求似地:&ldo;聽說這秦樓楚館,多有妙曲。可我年紀太小,他們不讓我進去。兄長你帶我進去嘛我就想聽曲子…&rdo;
&ldo;……&rdo;諸葛瑾很是凌亂了一陣,才蹲下來,對著馬良溫聲道:&ldo;阿良,這些曲子不學也罷。你若喜歡音樂,可聽過吳地小曲?吳地村鎮,水網縱橫,煙雨中如詩如畫。撐篙女子用那吳儂軟語唱起小調,可好聽了。&rdo;
馬良的眼睛果然亮了起來:&ldo;兄長,快唱給我聽!&rdo;
於是那一夜,諸葛瑾在隆中草廬外給馬良唱了一晚上吳地小曲。
&ldo;淵冰厚三尺,素雪覆千里。
我心如松柏,君情復何似?&rdo;
諸葛亮帶著諸葛鈞與馬謖在一邊習琴,看著那邊唱歌的一大一小,當真無奈。馬良從他習琴已有小成,又在他這兒把齊魯歌謠都學全了,卻嫌那梁父吟是送葬歌曲太過無趣,便總要學那些鄭衛之風,乃至淫辭艷曲一概想聽。如今得了諸葛瑾教他吳地歌謠,可是得遂心願。
雖說諸葛亮與馬良同窗共學,教學相長,少年交好,但在一起多是嬉鬧拌嘴。至於諸葛瑾,便總是溫厚的兄長那樣愛護著他。每逢離別,馬良就拉著諸葛瑾的袖子,含淚依依不捨。
後來馬良出使東吳,孫權每回都派諸葛瑾去迎接並且送別馬良。兩人每每含淚而別,諸葛瑾總要問一句:阿良願不願隨我留在江東呢?
馬良笑著說:&ldo;良的父母兄長都在荊州,我怎好拋下他們?&rdo;
…
…
…
此時一路上兩人沉默了一陣,諸葛瑾方問:&ldo;喬兒…可還好?&rdo;
&ldo;兄長總算還記得自家親兒。&rdo;馬良取笑道:&ldo;還是老樣子。身子骨弱,時好時壞。秉兒也還是一樣,沒事了就往他那兒跑。兩人比親兄弟還親…&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