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絃歌而知雅意。&rdo;
隨著諸葛亮一聲復一聲的吟唱,劉備亦已解他心意--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蓋言臣於草廬待時之際,躬耕之時,思得明主,苦待陛下之心。陛下明並日月,高帝之器,光武之風,寧不照耀大漢天下,如那陽春廣佈德澤,使萬物感而生輝?
&ldo;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rdo;
…陛下雖金枝玉葉,龍體康健,然臣猶恐秋節一旦而至,焜黃華葉衰…陛下年過六十,尚要徵戰沙場,寧不教亮憂慮如焚。陛下必要滅吳,東抵滄海。臣不知陛下何時能歸,如何安得下心…
劉備靜靜聆聽,思及諸葛亮歌聲中沉痛苦澀之意,不免亦是悽惻。東徵之議早定,群臣早知不能再諫。而諸葛亮更是盡力說服文武百官,欲令上下齊心,共同對外一戰。可現下竟憂慮至此,以至於以詩歌喻情,盼著有最後一絲希望,勸得他不要滅吳。取回荊州後,及早歸來…
然而…天子無戲言。他劉備下了的決心,便是蒼天也難以動搖。
於是劉備起身,亦高聲吟唱起來。年已六十的帝王,歌聲依然有如沙場名將唱起軍歌,嘹亮雄渾:&ldo;…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rdo;
諸葛亮一怔,停止吟唱。凝重看著他的帝王。
而劉備唱罷,凜然望著自家丞相,彷佛在說:
…丞相忘了最後一句。朕年事已高。不作這最後一搏,恐來日再無機會為雲長益德報仇。亦見不到一統四海,還於舊都之時。
劉備伸出了手。而諸葛亮會意,即上前相握。皇帝便將手放在丞相掌中,一如將一國重任,傾心交付。便似以往無數次他率兵出征之前。
&ldo;孔明。&rdo;劉備看進他眼底:&ldo;相信朕。相信朕這一次。好好在成都等我凱旋歸來。多給朕寫寫信。知道了麼?&rdo;
諸葛亮輕搖了搖頭。這是他以前從未有過之舉。他從來是穩重凝練之人,足以讓任何人,讓天下百姓與他的主公放心倚賴。從沒有他處理不好的政事,也沒有他擔當不起的責任。此刻…他本該即刻應允,可他無法就這樣頷首。
但聽劉備沉聲道:&ldo;丞相,答應朕。&rdo;
諸葛亮但覺心中一沉,知道再不答應,劉備必要發怒,便緩緩傾身長揖:&ldo;…臣答應陛下。&rdo;
劉備拉著他手,復又坐於榻上:&ldo;…朕答應你,這是最後一次。以後我絕不如此。&rdo;
&ldo;丞相明日一早尚要率領百官給朕送行…早些睡吧?&rdo;
4 允武
允文允武,昭假烈祖
--《詩經。魯頌。泮水》
出師之日清晨,成都城內外,三軍排程有方,一個時辰內已集整完畢,整裝待發。百官十里長亭相送,直至城郊。諸葛亮親執杯盞,為劉備把酒壯行。劉備笑折柳枝,遞與諸葛亮:&ldo;丞相宜自珍重,為朕保國安民。朕今遠別,當日夜思念丞相矣。&rdo;
諸葛亮朗聲一笑:&ldo;此戰以正道而臨有罪,三軍爰整,巍巍王師,其勢不可擋!陛下當旗開得勝,不日即歸!&rdo;
劉備大笑。但見諸葛亮伸手,他便將自己的寶雕弓遞過去。將士們皆知,劉備臂力過人,所用的弓可並非像孝愍皇帝所用的那樣鬆軟,是真正的強弓硬弩。而諸葛亮接弓後,竟是將柳枝架於弓上,開滿二石五,笑對劉備:&ldo;箭在弦上,不得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