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驀然回首 (第1/2頁)
半玦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她是蘇軾的終身遺憾,相愛的人不能相守,因為世俗偏見道德倫理!
她是西湖邊那個琴棋書畫、歌舞詩詞無一不通的女子。
她是改了蘇門四學士之首秦觀詞作《滿庭芳》門字韻為陽字韻而能依然保持原作完整意境的絕代佳人!
《滿庭芳》:”山抹微雲,天連衰草,畫角聲斷斜陽。暫停徵轡,聊共引離觴。多少蓬萊舊侶,頻回首、煙靄茫茫。孤村裡,寒鴉萬點,流水繞低牆。魂傷。當此際,輕分羅帶,暗解香囊。謾贏得青樓,薄倖名狂。此去何時見也,襟袖上、空有餘香。傷心處,長城望斷,燈火已昏黃。”
她16歲因這首詞與40歲的蘇軾相識,可惜一見蘇軾誤終身,明明兩情相悅,卻礙於她是罪臣之後畫舫歌姬,屢被貶謫的蘇軾最終未能突破世俗枷鎖和禮教束縛,一句玩笑:“門前冷落車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引得她說:“謝學士,醒黃梁,世事升沉夢一場。奴也不願苦從良,奴也不願樂從良,從今唸佛往西方。”蘇軾雖然為她贖了身,她卻削髮為尼,於玲瓏山別院修行。蘇軾說自己一生之禍皆由口出,不僅是就仕途而已,對佛印和琴操的一生都是如此,都是大大咧咧、出言不經大腦考慮就貿然出口,代價卻是慘痛的。
雖然後來蘇軾非常後悔,一次次踏馬玲瓏山勸她返回紅塵,但她卻執意青燈古佛為伴。兩年後,蘇軾離任北上,看著他越來越遠的背影,她的心扉也漸漸關上,任憑風吹裙椐,她的雙眸已經被淚水模糊。她在進入玲瓏山八年後,聽到被朝廷勒令還俗的詩僧道潛帶來的訊息,蘇軾已被貶至海南島。薄暮中的她茫然若失,不出數月,鬱鬱而終,時年不過二十四歲。
她最後一次見到蘇軾,是在他離開杭州前。那是個草長鶯飛的四月,蘇軾策馬狂奔,他回首時有著憂傷的一瞥,這個眼神在她的心中銘刻了一生。裙裾飄飄,撫琴而歌的她,她曼妙的手勢,和那空谷琴聲一樣,也永遠烙在蘇軾的懷想中。
她就是蘇軾一生的痛,琴操!
“這是怎麼了?這才幾天?和自己前世命運糾纏的人都出現在自己身邊?”蘇東一陣心神失守。
“欲整別離情,怯對尊中酒。野梵幽幽石上飄,搴落樓頭柳。不繫黃金綬。粉黛愁成垢。春風三月有時闌,遮不盡、梨花醜。”蘇東不由吟道。這是琴操的傳世之詞,也是思念蘇軾的詞。“有聽過這首詞嗎?”
“沒有聽過。是哪位大家所寫。”蔡雲琴搖頭問道,眼中彷彿瀰漫著不解。
“我的一位朋友!一個很重要的人。”蘇東知道了,這是轉世身,一點記憶沒有。
“那你可以進棚裡演唱一下歌曲嗎?讓我們先聽聽。”蘇東轉換話題道,不能再聊了。
“好的。”
似乎是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蔡雲琴走進了錄影棚,稍事調整呼吸後,給了一個oK的手勢,音樂在耳機裡響起。蘇東等人的耳機裡也傳來蔡雲琴那空靈婉轉的歌聲,
“想你時,你在天邊
想你時,你在眼前
想你時,你在腦海
想你時,你在心田
寧願相信我們前世有約
今生的愛情故事,不會再改變”
蘇東迷失在蔡雲琴的歌聲裡,那個既才華橫溢又睿智倔強的女子,在眼前,在心裡,在腦海裡,在心田裡。今生能夠如此相遇不算是前世有約嗎?那是個草長鶯飛的四月,他回首時那憂傷的一瞥,這個眼神在她的心中銘刻了一生。裙裾飄飄,撫琴而歌的她,她曼妙的手勢,和那空谷琴聲一樣,不也是永遠烙在蘇軾的懷想中嗎?直到今生相遇仍是肝腸寸斷撕心裂肺!如果當時我帶你走?如果當時我不說那句玩笑話?如果當時我燒了那庵堂?你會不會就不會紅顏早逝青山埋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