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部分 (第1/4頁)
隨便看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В�曛比∫暈��偈顧暮@�睿�炻灰啻喲擻樂樟恕!�
尤其可怕的是這張口,好是這張口,闖禍亦是這張口,汝好好的去做吧,朕亦不再說了。”
伯禹聽了,再拜稽首,仍是推辭,說道:“現在朝廷之上,功臣甚多,清帝個個卜一卜,哪個最吉,就是哪個,不必一定是臣。”帝舜道:“伯禹!朕早已佔過了。占卜之法,自己先定了主意,再謀之於玄龜。現在朕志先定,問之於眾人,亦無不贊成,鬼神許可,龜筮協從,卜筮之道,決不襲吉。何必再佔呢。”伯禹只是個固辭,帝舜一定不許。伯禹不得已,只得拜手受命。擇了正月上日,受命於神宗帝堯之廟,一切禮節,都和從前帝舜一樣。
過了幾日,伯禹就決議恢復九州之制。原來伯禹治水之時,早將九州之貢賦規劃妥當。不料成功之後,帝舜主張分為十二州,業經帝堯允許,伯禹不願與帝舜意見相左,所以那九州貢賦之制始終未曾拿出來。現在既然受命攝政,規劃經國之要,財用最急,而貢賦又為財用之所自出,因此先行恢復九州之制,然後再將從前所定貢賦之法頒發於諸侯。其大致定王畿能為中心,向四面發展開去。王畿千里,其外東西南北四面各五百里,叫作甸服。甸服之外,四面又各五百里,叫作候服。侯服之外,四面又各五百里,叫作綏服。綏服之外,四面又各五百里,叫作要服。要服之外,四面又各五百里,叫作荒服。五服之中,甸服逼近王畿,歸天子直轄,其法用賦。賦者,上取於百姓之意。其餘四服,皆系諸侯之地,其法用貢。貢者,下之所供於上也。
伯禹這種辦法是個中央集權之法。比到帝舜的頒五瑞更要進一層。因為那五瑞不過是受中央之命令,還是名義上之統一,如今不但名義上須受中央之統率,並且實際上每年須拿出多少貨物來供給中央政府。貨物的多少與種類都由中央政府指定,無可避減。諸侯的肯以服中央與否,從前不甚看得出,因為他實際雖已背叛,而表面上並無表示,亦只好由他去。如今每年須納多少之貢物,貢物不到,即是背叛之據。而且從前還可以推說交通不便,不能朝貢,自從伯禹治水之後,早將九州的道路規定好了,而且帝都即在大河之旁,各處之水大半與河相通,所以大半都是水路,如同雍州到冀州,是從積石山坐船,繞過從前的陽纖大澤,直到龍門山,再越山而達渭水,就可以徑到帝都了。從梁州到冀州,由西傾山下的桓水坐船,經過潛水、沔水,翻過山,到渭水就可以由大河人帝都。從袞州到冀州,但須在濟、漯二水中坐船,即可以由河而達帝都。從青州到冀州,由汶江水坐船,轉入濟水,以達於河。從徐州到冀州,由淮水、泅水中坐船,徑到大河。從揚州到冀州,由大江中坐船,人於淮水、泅水,以達於河。從荊州到冀州,或者由江之沱水,或者由漢之潛水坐船,越過山,到洛水,以達於河。從豫州到冀州,徑從洛水即可達到。
照這個情形看起來,不但將貢物規定好,而且貢道亦預先指定。伯禹的計地真可說定得周到。但是這種中央集權的計劃帝舜辦不到,伯禹辦得到,是什麼原故呢?因為當時洪水氾濫,全靠他平治的原故,伯禹既然代各地諸侯治平了洪水,保全了他的領土,那麼他們應當對於伯禹有點報酬,所以伯禹趁勢規定貢賦之法,他們是決無異言的。而且伯禹親歷各地,情形熟悉,那種神力諸侯又是親見而親聞,就使要反抗,亦有所不敢。
因此之故,伯禹恢復九州之後,貢賦之法就實行,但是諸侯之中亦竟有敢反抗的,就是有苗。
原來那成駒恢復從前左彭蠡右洞庭之舊地以後,三苗遺民群起歡迎,聲勢已不小,但還不敢公然背叛。到得此時,貢法頒佈,成駒等便商議起來,決計不肯遵例納貢。又阻遏南方各國,使他們亦不能人貢。成駒等所最恨的是玄都氏之國。因為三苗從前和伯禹交戰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