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頁 (第2/3頁)
j112233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梁家馬車一路過來,許多人都看到了,要不是大夥兒都清楚這是楊大郎受重傷的賠禮,否則收到好東西,依村裡慣例是得分送些給親朋好友的。不過楊二嬸與石茹青還曾特意來鎮裡探過病,就憑這點,情理上也得選一些東西過去。
苗禾於是逐一開了箱盒。楊大郎依舊被留在寢房裡歇著。
清點之後,裡頭生鮮類的極少,恐是怕路上儲存不好給壞了去。就只有一籃比較少見的水果,竟是南方來的荔枝、山竹與百香果。苗禾心中大喜,這些果實裡都帶的種子,日後用息壤種,想吃多少便就有了。
至於乾貨,當歸八角這種食補類的藥材有一盒,魚乾紫菜蝦米等希罕海乾貨也有一箱。另外就是各種果乾做的糕餅,再加上核桃糕棗糕之類,加工不多的年代,這些都是頗高階的零嘴了。
不過最得苗禾心的,是一袋大米、一袋白麵與一桶胡麻油。那天上鎮,他們被弄灑的東西里,就有這幾項,對於平常人家,這部分著實送的實用又細心。此外還有一床新的棉被,幾匹布,都不是昂貴的料子,可單單簇新這點,就足夠令人喜歡。
也因為有大體積的品項在內,這份禮才看著頗為壯觀。最後苗禾起出放最裡邊的一小木盒,他有些疑問地開啟。而後臉色微凜,拿著小木盒進屋找楊大郎。
&ldo;你瞧瞧,&rdo;苗禾遞給楊大郎,&ldo;是梁家送來的。&rdo;
楊大郎接過一開,小木盒裡整齊碼了二十兩銀子,若以梁家主母與小公子的性命來說,或許有些少,可銀子底下,還壓了三張地契。
楊大郎一肅,認了起來。他不會寫,可常用字是認的出的。
&ldo;哪的地?會不會太貴重了啊?&rdo;苗禾不太懂地契標的地點。
&ldo;一張是村西南的山頭。另兩張是鎮外田地。&rdo;
&ldo;山頭!?你說,一整座山!?&rdo;苗禾瞪圓眼。
&ldo;一小座,&rdo;楊大郎眼底滑過笑意。
苗禾張張嘴,&ldo;田地還能理解,送我們山頭……打獵麼?&rdo;
楊大郎想了想,大致說了心中猜想。
該是苗家村裡賣地的人甚少,地都抓在自家手裡,就算梁家一時之間想送他們田地,也只有遠的能送,就選到了鎮外。可這樣送就不可能自家耕種,畢竟路途遙遠,只能收租。再扣掉稅賦,一年也只能多上幾兩的收入。
或許梁家為了補上,才又添了苗家村隔壁山頭。山地與田地不同,基本是沒人買的,稅也少。但要有冤大頭想花錢買,那也肯定賣!於是梁家乾脆把離楊大郎家最近的山頭給買下,跟著送了過來。
&ldo;有錢人,真令人不懂。&rdo;苗禾感嘆,&ldo;那能收麼?這麼多地。&rdo;
&ldo;收。不收人不安心。&rdo;楊大郎卻道。
苗禾一聽,心想也是,要送的輕,就怕被人笑話梁家兩條命不值錢。而這重的送出去,還有憑有據的,日後也不怕被人挾恩圖報。
&ldo;那等你傷好,就上鎮把地契過戶了。&rdo;苗禾把這木盒慎重收好。
這時門外楊大銅叫了門。他很守信用地送躺椅來了。
沈重的木頭椅架被扛進了院子,楊大銅問了句要放哪。屋裡頭肯定不夠地兒的,苗禾還在想,卻是楊大郎指了後院靠灶房的位置。
那裡上午有陽光,過午後就沒日曬,又能看到灶房跟後院,是苗禾大部分活動的地點,苗禾稍稍停頓後,沒說什麼也點頭了。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