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武昌行 (第2/3頁)
路人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番,眼見天色漸白,楊震也不耽擱,就要啟程去武昌。楊晨趕忙勸阻:“如今離著鄉試還有段時間呢,此時趕去也太早了些。而且你一夜未睡,實該好好歇息,等過兩天再走也不遲。”
楊震卻不這麼看,他覺得雖然他們兄弟所討論出的主意不錯,但為防萬一還必須再想一套方案出來,而這或許得到了武昌才會有所眉目。所以他必須提早趕到那兒有所綢繆才是。
在他的堅持下,楊晨只得答應讓他早日上路,但卻以為他準備盤纏衣物的理由讓楊震在家中多待了一日。
直到次日清晨,楊震才背了一隻包裹,帶了五兩銀子,踏上了前往武昌的道路。別看只是五兩銀子為盤纏,在這個時代已是一筆不小的財富,也是楊家這幾年裡所積攢下來的所有家財,只因知道此去極為關鍵,楊晨才會傾其所有。在出發前,楊震又特意叮囑兄長一定要看好了墨兒,同時又和聞訊而來的阮通打了招呼,著他幫襯一把,這才踏出了離鄉的第一步。
雖然原來的楊震並沒有去過武昌,而眼下的楊震甚至連江陵縣都沒有踏出過,但對於他這個擁有五百年後記憶的人來說,從江陵去趟武昌只是尋常。
這一路行來,楊震不但對這個時代良好的自然環境與空氣質量有了更近一步的瞭解,也對湖廣一帶百姓的生活有了更深的掌握。比起後世,這時的人遵循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習慣,太陽尚未落山,這官道上就已沒了人影。為了不出現什麼意外,再加上並不趕時間,他也一路曉行夜宿,終於在十日後趕過了五六百里的路程,來到了武昌城外。
這武昌城早在三國時便已立城,經歷千年變遷,到大明洪武朝時又由時為江夏侯的周德興增拓城池至二十餘里,成為了眼下的這座湖廣首府。其實對楊震這個帶著後世記憶的人來說,對武昌最深刻的記憶還是那次起義,當然這卻是後話了。
站在足有三丈多高的城牆之前,用手抹了把因為天氣炎熱加上趕路而生的汗水,楊震長長地舒了口氣,可這心裡卻並沒有因為來到這裡而有所放鬆。這一路行來,他對此次之行進行了一番推演,卻發覺想要把姚家舞弊一事透露出去還是有些難處。
他可不是什麼權威人士,與那些赴考計程車子更是沒有什麼交情,怎麼能叫對方相信有這一事呢?他總不能拉著一個陌生人就把此事告訴他,並叫對方憑此去和官府鬧吧?
十天下來,楊震也沒有想出個妥善的法子。現在想來,他覺著還是自己把此事想得簡單了,他終究不是這個時代的人,經驗不足哪。若是後世,只需要把掌握的情況往網上一發,再發酵一下,就足夠姚家喝上一壺了。但既然都來到了武昌,就沒有退縮的道理,大不了在開考時上某個衙門檢舉一下,看能不能把事情鬧大。
沒有再糾纏於此事究竟該如何做,楊震邁步踏進了武昌城。此時因為臨近鄉試,城中人口比往日更多了許多,滿目看去全是頭帶方巾計程車子與陪伴其左右的家奴書童。更有許多頭腦靈活的百姓販賣起了文房四寶等考試必備之物以及前幾次科舉時的呈文範本,使得整個武昌城都被書香與銅臭所浸染了。
相對於如何把姚家舞弊一事曝出來,楊震第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卻是自己的住宿問題。因為多了這許多外來計程車子,城中大小旅社客店都已住得滿滿當當,就算他肯花錢,也找不到客房棲身了。
無奈之下,楊震只得花錢在城西一家百姓院中租住了一間房子落腳,這還是因為此處離著城中心的貢院較遠,沒有士子搶先訂下才給了他這個機會。
待到次日,楊震才去了各處尋找機會,看能不能把訊息散播出去。可現實卻叫他失望了,因為幾圈下來,就連與這些士子們搭話的機會都沒有叫他尋到。
之後幾天,情況也是一般,這讓楊震大感頭疼,難道真要在開考當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