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一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費禕建議急攻,帳中眾人紛紛側目。
費禕夙來以儒雅從容著稱,如今這般篤定的要急攻魏軍,的確出乎了很多人的意料。
諸葛亮倒也沒有對費禕的話進行評判,轉頭看向長史向朗:「略陽軍情,巨達有何言語。」
向朗肅然拱手:「稟丞相,屬下慣習庶務丶對軍略並不精通。不過既然是東路軍遇敵,丞相為何不聽聽馬幼常的意見呢?他必有高論。」
「文偉。」諸葛亮輕聲喚道。
費禕會意,隨即向眾同僚解釋起來:「馬參軍在來信中說,他與趙丶魏二將各執一辭,互相不能說服,因而來請丞相定奪。」
「馬參軍稱,丞相對東路軍的構想是要阻住魏軍丶斷絕隴道。現在的略陽城外,趙雲丶王平二將所部共計一萬五千人圍困略陽丶對張合屢有勝蹟。魏延丶吳班二將在略陽城東十里處紮營,也曾平滅一千五百來援魏軍。」
「馬參軍的意思是,既然魏延丶吳班二將戰力足以頂住遠道而來的魏軍,那就不要輕動,以免打亂佈置,為魏軍創造戰機。」
向朗聽得聚精會神:「馬參軍所言有理,皆合丞相之意!」
費禕並沒有理會向朗之言。
雖說向朗為長史丶乃是帳內丞相屬臣之首,但此人對待馬謖之態近乎阿諛。馬謖之兄馬良仍在時,向朗就將馬氏兄弟奉為聖人一般,頗為怪異。
現在馬良已死,向朗做其他事情樣樣都好,但凡只要涉及到馬謖丶就定然會有所偏袒。
費禕繼續說道:「趙雲丶魏延二將的軍略與馬參軍也截然不同。」
「趙將軍稱,如今略陽一地方圓十餘裡,魏軍兵力已經超過東路軍,應當全部後撤。在斷山口丶斷山一帶紮營,兼與略陽對峙,同時還儲存退路。」
「而魏將軍的軍略就更為激進了。」費禕頓了一頓,抬頭看了諸葛亮一眼,隨即說道:「魏將軍稱,丞相應將中路軍的兵力向略陽增兵一萬以上。」
「如今朝廷兵多,以王師之重壓迫敵軍,方才是致勝之道。」
馬謖丶趙雲丶魏延三人,所提出的軍略各不相同,定然互相難以說服,因而才將軍報發到此處請諸葛丞相定奪。
帳中眾人此時也紛紛小聲的議論開來。
諸葛亮神色自若的坐在堂中,並未制止帳中的喧譁,他此刻也在考慮著三人的不同策略。
馬謖主張維持現狀,既然魏延丶吳班又不是抵不住牽招,那麼保持現狀拖著就好!
趙雲的想法就更悲觀些,認為既然魏軍增兵丶那麼不如儲存後路以圖穩妥。
而魏延是最激進的那個。魏軍增兵?大漢又不是沒兵,你增我也增丶倚多為勝乃是兵法正道!
身為蜀漢北伐全軍的統帥,諸葛亮此刻也在心中衡量著這三人的軍略。說到底,這三人糾結的其實是同一個問題。
那就是,魏軍還能不能再繼續增兵!
既然牽招已至,關中之兵現在已經盡出。大軍圍祁山堡至今不過二十日,而魏國洛陽的中軍如何能來得這般快?那曹睿小兒如何能有這般決斷?
正在諸葛亮靜靜思考著的時候,楊儀覺察到了諸葛亮表情中的猶豫,拱手出列:「丞相,屬下有一言欲奏。」
「威公說來。」
楊儀緩緩說道:「屬下以為趙將軍之策過於保守丶料敗先於料勝。而魏將軍又是欲以大軍之重,來為東路軍守隴道之責兜底,頗有畏難之感。」
「馬參軍說得極好,既然魏軍兵馬可以抵禦,又為何要增兵呢?為何不依此前之略,繼續攻略隴右城池以求壯大軍勢呢?」
「丞相,」楊儀言辭懇切的說道:「明日就將抵達臨渭,廣魏郡郡治就在眼前。吳懿拿不下臨渭也就罷了,如今丞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