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雨憐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清揚玲瓏,霜華小狸花,夭桃金蟾在竹林中只採到一些竹葉準備拿回去煮水喝。
大家在山上玩的挺高興,想著不如進黃河裡遊一圈,也不枉來這一趟。於是,大家準備去黃河暢遊一番。清揚玲瓏一組;小狸花霜華一組,小狸花不善於水性,藉助霜華的法力;夭桃金蟾一組,金蟾水性好,可以照顧夭桃。做了三個竹筏子。六人乘著竹筏子沿著黃河河水順流而下,河水中央遇到幾個漩渦,三個竹排靈巧躲過。快到岸邊,清揚玲瓏相攜踏波而行,霜華小狸花相攜踏波而行,金蟾夭桃相攜踏波而行,這時候出現一群紅色錦鯉,在水中輕輕馱著清揚玲瓏、霜華小狸花、夭桃金蟾,遠遠望去,一片紅色錦鯉,三對神仙眷侶,男孩兒風姿俊逸,女孩兒芙蓉出水。仙氣嫋嫋,衣袂飄飄。好一幅群仙出遊,踏波而行圖。
“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
黃河的洪水挾帶大量泥沙,進入下游平原地區後迅速沉積,主流在漫流區遊蕩,人們開始築堤防洪,行洪河道不斷淤積抬高,成為高出兩岸的“地上河”,在一定條件下就決溢氾濫,改走新道。黃河商都邙山地段就是地上懸河。玲瓏說,此處有蛟龍駐守,保四方平安。
清揚玲瓏霜華小狸花夭桃金蟾一起躍上河岸。拜謝紅色錦鯉一族。有一條領頭的錦鯉與向六人遙謝自稱是龍門錦鯉近支,感謝上次金蟾幫助族內小錦鯉成功脫險。他們之後會離開這個地段,尋找族內公主和王子一同返回!金蟾玲瓏聞言,說住處有兩隻錦鯉,不知是不是他們尋找的公主和王子,之後他們看向清揚。清揚施法術請來院子內的兩條錦鯉,那條說話的錦鯉一看驚喜萬分,再三拜謝,帶著兩條紅色錦鯉並群魚一起朝著清揚玲瓏霜華小狸花夭桃金蟾游來三次,浩浩蕩蕩的遊走啦!黃河水有瞬間的清澈,並現出霞光萬道!
關於龍門:
黃河是兩省的界河向南流去,在形成了著名的壺口瀑布後,黃河在山西省河津市和陝西省韓城市之間形成了一個巨大的寬闊地帶,看上去就像一個狹長的湖泊,那群可愛的大胖鯉魚跳的龍門就在這裡。龍門還有一個名字,叫做禹門口,一看就知道與大禹有關。相傳古時候,天下發洪水,大禹奉命治水。大禹來到黃河邊上的龍門山,看到河水洶湧,他想到一個辦法。大禹命人開鑿龍門山,河水就順著龍門山平緩地流淌。
而在洛邑古城,有著名的龍門石窟。
龍門原名伊闕,龍門之名始於隋朝。隋仁壽四年(公元604年)十一月,隋煬帝來到洛陽,登臨邙山俯瞰洛陽地勢,觀伊闕地勢似龍門,決定建都洛陽。隋唐時期都城以伊闕為南北座標。伊闕地處國都之南,東西兩山之間如天然大門,正對東都洛陽城皇城與外郭城的南正門,“龍”象徵著封建皇權,故隋煬帝賜名龍門,伊闕改名龍門,並沿用至今,而作為北魏晚期與唐朝前期開鑿的大型石窟寺遺存,因地處龍門,故稱其為龍門石窟。
龍門石窟西山南部,始雕年代說法不一,是龍門石窟中規模最大、藝術精美、最具有代表性的大龕。開鑿時間不明,但完工時間有碑刻記載為上元二年(公元675年)於咸亨三年(公元672年)武則天‘助脂粉錢兩萬貫’用於加速開鑿時間。——出自坐下石碑《河洛上都龍門山之陽大盧舍那像龕記》。洞中佛像明顯體現了唐代佛像藝術特點,面形豐肥、兩耳下垂,形態圓滿、安詳、溫存、親切,極為動人。佛像面部豐滿圓潤,頭頂為波狀形的發紋。雙眉彎如新月,附著一雙秀目,微微凝視著前方。
高直的鼻樑,小小的嘴巴,露出祥和的笑意。雙耳長且略向下垂,下頦圓而略向前突。
圓融和諧,安詳自在,身著通肩式袈裟,衣紋簡樸無華,一圈圈同心圓式的衣紋,把頭像烘托的異常鮮明而聖潔。
據佛經說,盧舍那意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