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郎如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漢興大軍連續攻克吳國的江陵、夏口、揚州等地,整個吳都彷彿被一層厚重的陰雲籠罩。這不僅僅是領土的喪失,更是對吳國臣民心靈的一次巨大沖擊。
訊息如野火燎原,迅速傳回吳都,一時間,街頭巷尾議論紛紛,人心惶惶。
吳皇坐在金碧輝煌的宮殿中,臉色鐵青,雙眼緊盯著手中的戰報。大殿內一片寂靜,只有吳皇粗重的呼吸聲在迴盪。
江陵、夏口、揚州的失守,如同三把利刃,深深地刺進了吳皇的心中。他感到前所未有的挫敗和無力,彷彿整個世界都在與他為敵。
這場戰爭不僅僅是軍事上的較量,更是兩國國力、民心、智謀的全面比拼。如今,漢興王朝丞相的連勝,無疑讓吳國的處境變得愈發艱難,危機四伏。
吳皇的心情異常沉重,他眉頭緊鎖,思考著整個國家的未來。
“諸位愛卿,爾等有何良策?”吳皇終於開口,聲音中帶著一絲顫抖和無奈。
大臣們面面相覷,沉默不語。此時的吳國已經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機之中。想要挽回敗局,絕非易事。
大殿內頓時陷入了一片沉寂,每位大臣都在心中盤算著可能的對策。過了一會兒,丞相緩緩開口:“陛下,臣以為,當前之急在於穩定民心,同時加強守備,以防漢興軍進一步入侵。”
“此言有理。”吳皇微微點頭,但隨即又露出了憂慮的神色,“但諸葛亮智勇雙全,我吳國恐難以抵擋其鋒芒。”
“陛下,臣以為,當務之急是調集全國之兵,集中力量進行反擊。”大都督朱然開口說道。
“反擊?拿什麼反擊?蜀軍勢如破竹,我軍士氣低落,如何與之抗衡?”另一位大臣反駁道。
“陛下,臣有一計。不如派遣使者前往漢興王朝,試探其虛實,再作打算。”又一位大臣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吳皇聞言,眉頭緊鎖。此時的吳國已經沒有了太多的選擇。要麼拼死一搏,要麼屈膝投降。然而,他身為吳國之君,又怎能輕易言敗?
就在這時,一名侍衛匆匆走進大殿,手中拿著一封書信。“陛下,漢興王朝使者送來了勸降信。”
吳皇接過書信,緩緩開啟。只見信中言辭懇切,表達了諸葛亮對於吳國的友好之意,並希望吳國能夠歸順漢興王朝,實現華夏一統,共同抵禦外敵。吳皇讀完信後,心中五味雜陳。他既憤怒於漢興王朝的侵略行徑,又擔憂於吳國的未來命運。
“陛下,臣以為,這不過是漢興王朝的緩兵之計。”丞相說道。
“陛下,臣以為,此時不宜與漢興王朝硬碰硬。不妨先與漢興王朝周旋,再尋找機會反擊。”另一位大臣則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話語中透露出一種謹慎和理智,認為吳國應該避免不必要的損失,儲存實力。
吳皇綜合大臣們的建議,做出既兼顧現實又留有後路的決定。他既不完全拒絕蜀國的勸降,也不盲目應戰或求和,而是選擇穩守待變,等待時機。
吳皇沉默片刻後,終於開口:“傳令下去,先禮後兵。讓使者回復諸葛亮,就說朕需要考慮一番。同時,調集全國之兵,加強防守,準備迎戰。”
面對吳國的拖延之策,王志偉嗤之以鼻。戰爭是政治的延續,也是解決爭端的最直接方式。吳國的拖延之策不過是權宜之計,只會讓士氣消磨,民心離散。他毅然選擇主動出擊,用一場大決戰來打破僵局,彰顯漢興王朝的決心與力量。
他召集了麾下的將領與謀士,進行了一場深入的討論。,他闡述了揮師吳都的必要性與緊迫性,指出只有透過一場決定性的勝利,才能徹底摧毀吳國的抵抗意志,實現國家的統一與和平。他的言辭激昂,讓在場的每一個人都深受鼓舞。
他決定繼續揮師吳都,調集大量的兵馬和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