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色大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
“吾不欲出仕君王,但心中聖道卻不可辜負,唯有效仿先賢,開拓人族之天,為人族尋所需之法啊。”
大周傾頹,將倒之勢。
老子看得清楚。
他心中對大周,也無希望,順應天時,萬法自然,順天卻也並非一味遷就,人族之心,也有激昂之處。
“不知風子可有抉擇了?”
與風允聊了這麼多,老子也不再鋪墊,直接詢問:“道就在你我眼前,不知風子如何選?”
道?
風允恍惚。
是啊,道就在眼前,如此大勢已到,崑崙之地已經給出了預警,他們所要做的就是抓住此次大勢,順勢而利人族,這可成道。
如何利人族呢?
是大是小,是功是敗,皆看他們的抉擇,與行動之作為。
這不由讓風允想到了一個人。
一個來自後世的聖人——王陽明。
“惜哉啊!”風允感嘆一聲,其言隨風而遠。
“吾有一故知,比餘長,聞其名聲時,卻知曉了三個成聖的道理,此時正合老聃先生與允之境遇。”
“哦?”老聃好奇。
而隨著兩人的論道,周圍之人,都在耳聞。
或是在雪地盤膝而坐,繼續參悟之前所見之道相。
不去理會這些人,風允此時,只有與老子論道。
“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
“哦!”老子眸光一亮,喜而撫須道:“卻是聖人道,不知此友名何?”
風允目緩,輕聲道:“王陽明,以心為學。”
“心學……”
或許是風允有意為之,周遭之人卻是不能聽清這三個聖人語。
老聃撫須,莫名風允之舉。
風允只道:“聖人道,此時卻不易傳之,需諸子自悟。”
“諸子……”老聃掃過那參悟道行的眾人,緩緩頷首。
“卻可為諸子。”
說罷,繼續望著風允,最先之問,風允如何抉擇,他還沒有得解。
風允望向東邊,海浪不絕。
“不破不立,與其等待坍塌之日,不如在苦難中磨礪人族,以災厄養英雄,誕育氣運之子,到時面對終決之日,也能有力挽狂瀾之可能。”
這是風允的抉擇。
老子似早有猜想,此時得證,笑語道:“確是風子之性格,但,風子如何不自己去處理。”
“以風子的天資,近聖將破,而所謂半聖、亞聖、至聖,也不過是剎那之間,那時,未嘗無抵擋天地大勢之能。”
風允搖首。
“天地人之災厄,無窮盡也,人族唯有自強不息,方能長存,允的出現是一個特例,但允希望為人族留下一份底蘊,能讓每一代,都能出現這樣的特例。”
“所以,允需做的,是趁著尚存之歲月,讓人族親自去歷程,而不是等待單獨之人,救世而前。”
老子讚賞,也期許。
“或許老夫,也能走這樣的路,但卻不是風子的方式。”
老子指向東邊。
“風子是欲往東吧……那老夫就往西去,各盡其能,為人道而行。”
如此,兩人的抉擇,都彰顯而出。
“往西……”風允對老子行禮。
“允,多謝老聃先生成全。”
為何要謝,自然是風允要不破不立,那如今已經破損的地方,需要有人扶著,以免破碎過大,再無立起之可能。
風允要在東地行大勢之術,西地就絕對不能出問題。
老子此言,就是在說,願意為風允兜底,前往西方鎮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