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的橙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中秋。 三個年輕人沒什麼儀式感,聽著外頭的動靜,哪裡有心情在客棧吃月餅。 草草吃了晚飯,便上街了。 夜裡,中秋氣氛越發濃烈。 雖白馬山因瓷器建鎮不久,但燒瓷的工匠極其家人卻不少。 瓷商也願意在中秋時放工匠歸家過節,街上行人比白日裡多了數倍,臨近村落的村民也願意來鎮上賞燈。 摩肩接踵,多的是一家幾口齊上陣,小孩兒手裡提著瓜子燈、兔子燈,要麼被母親牽著手,要麼騎在父親肩頭看著更遠的花燈。 造型各異的彩燈數都數不過來。 讓陳鳶驚奇的是,家家戶戶都用竹竿或繩子將燃燈懸在露臺或是瓦簷。 有些人家的竹竿甚至高達數丈,直衝雲霄。 元傑在一旁盡職盡責的解說,“這叫樹中秋,尋常人家竹竿掛一面旗幟,再掛兩個燈籠便是,富貴人家則攀比誰家的燈升的最高。” 雖是攀比,卻並未多費金銀。 陳鳶看得嘖嘖稱奇,也不知道他們怎麼能把竹竿加長加固得能直衝雲霄。 人群一陣騷動,陣陣吼聲傳來。 若非水笙和元傑護著,陳鳶早就站不穩了。 她被兩人拉到路邊。 鑼鼓喧天中,一個身著黑衣身材矯健靈活的漢子玩著一條吐著蛇信,手臂粗的蛇,踩著鼓點,時而跳躍,時而翻個筋斗打頭。 烏泱泱一群人,雙手大開大合地玩著短棍,踩著七星罡步,氣勢洶洶的倒轉騰挪,含著整齊的號子跳了過來。 “咱白馬山的英歌舞,108將,都是各家窯上最厲害的男人扮的,說句妄語,這氣勢不比州府上的差,不像有幾個縣的英歌舞好漢,給錢就能上。”元傑一臉的嫌棄,具體是哪幾個縣有此齷齪,他卻不肯再多說。 陳鳶也不愛打聽這些,在她看來,古時的節日比後世有趣多了,後世潮汕福建民俗算是國內儲存的最好的了,只是她忙於學習忙於工作,也沒機會去開開眼。喜歡督公家的小仵作又要和離啦()督公家的小仵作又要和離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