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個俠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翌日一早,張金花備了紙錢,和朱說二人前往楞伽寺給範墉燒香。
至寺中,有小僧引路,將張金花帶至墳前。張金花取紙焚在盆中,復於範墉墳前鞠躬一揖。
朱說也上了一香,張金花問道:“你知道為何我來拜祭你的生父嗎?”
朱說搖了搖頭。
張金花道:“你可知你父親是怎麼死的?”
朱說嘆道:“當年我父親跟隨吳越忠懿王錢俶歸入北宋,去武寧任職,可惜路途遙遠,我爹在途中患了重病,還沒有到地方就嚥氣了。”
張金花道:“範墉是我敬佩之人,一生清廉,期望朱兄弟你能效法你的生父,若是將來你入朝為官,一定做個清廉之人。”
這時寺中的小和尚從遠處走來,對朱說道:“文房四寶已經準備好了,請朱施主上塔為我們寺院題詞。”
張金花問道:“兄弟,這是怎麼回事?”
小和尚搶著說道:“這位施主莫怪,我們寺院的方丈早就仰慕朱施主的文采,特意邀請他來敝寺題詞。”
朱說顯得很不好意思,說道:“只是前段時間不方便出門,今日有金花姐姐陪著,她的文采也是很好哩。”
兩人登上寶塔,小和尚鞠了一躬,說道:“小僧先告退了,施主寫完後放在案上,我稍後來取。”
待小和尚走後,朱說道:“昨日姐姐詩做得好,今日的詞姐姐何不露一手麼?”
張金花笑道:“我哪有弟弟作詞做的好,況且寺院方丈指明要你來寫,若是我寫的不好,方丈豈不怪罪下來嗎?”
朱說道:“不如姐姐寫上半句,我寫下半句如何?”
張金花說道:“那我寫的不好,弟弟可要給我指正呀。”
張金花想了一會兒,說道:“範墉一生清廉,死後埋在楞伽寺下,那我就題”
張金花落筆在紙上,寫‘寺下清廉’四個字。
朱說道:“姐姐適才勸勉我,期望我將來做個好官。”說著他在紙上寫‘月上青天’。
張金花看著這副詞,嘆道:“若是天下人都能做到公正廉明就好了。”
朱說道:“沒想這幾年姐姐如此憂國憂民呀。”
張金花道:“自從三關一役之後,我本以為天下太平,但看到朝中庸官當政,就讓我想起楊國忠這個奸臣。只怕宋國和唐朝一樣被宦官奪權。”
朱說一驚,說道:“楊國忠不是唐末的奸臣麼?”
張金花道:“上次我們探武則天陵寢,墓下竟有意外之獲,我們發現楊國忠所秘藏的珍寶。智聰禪師借太公之口,向我們傳授機宜,提醒宋朝內憂外患。”
此時外面傳來陣陣鐘聲。
張金花深嘆道:“禪師之言猶如晨鐘暮鼓,振聾發聵。”
見她總是說政事,朱說道:“姐姐好不容易來一次蘇州,我們淨說這些憂愁的話,倒不如我帶姐姐出去玩玩吧。”
張金花神情焦慮,對朱說道:“弟弟,你記住我的話,人要常憂,為官者更應如此,官者為樂,天下憂。”
朱說想了想,說道:“朱說謹記姐姐的教導。”
出了寺院,二人牽著馬走在湖邊散步,朱說忽然說道:“姐姐,我感覺你我似曾相識,像是認識好久一樣。”
張金花道:“你我相識已有五載,當然是故友啦!”
稍許後,張金花又問道:“弟弟,你還未成家,有沒有想過娶媳婦兒?”
朱說一聽,立時慌張起來,臉色瞬間變得通紅,說道:“姐姐姐,你為何說這事情?”
張金花大笑起來,說道:“弟弟莫慌,你可有心上人?”
朱說道:“雖然我宅前每日女子絡繹不絕,但我都看不上她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