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智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能從垂釣中品味生活的別樣韻味,如同在平淡的生活中發現了美的珍珠;更是一種超凡脫俗的境界,能超脫於世俗的功利之外,如同在那世俗的泥沼中長出了一朵潔白的蓮花。
經過一番不算深入的研究與思索,我驚喜地發現釣魚者大概存在著三重境界。那第一重境界恰似詩句“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所描繪的情景一般,具體來說就是,當看到他人在河邊怡然自得地垂釣時,自己的心中便會湧起強烈的羨慕之情,進而興致勃勃地提起魚竿,迫不及待地加入到釣魚的隊伍當中。這就像是在人生的道路上,看到別人的精彩,便心生嚮往,想要去追尋。而第二重境界就如同詩句“靜夜水寒魚不食,滿船空載月明歸”所表達出的意味那樣,即使在靜謐的深夜裡,河水寒冷,魚兒都不願咬鉤,最終只能空著船兒在皎潔的月光下返回,但到了第二天,他們仍舊會精心整理好自己的行囊,毫不猶豫、毅然決然地奔赴那熟悉的釣點,繼續開啟垂釣之旅。這彷彿是在人生的逆境中,即便遭遇挫折,也毫不氣餒,堅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目標。至於第三重境界,那便是“釣盡天下魚,笑看魚飛來”,到了這個階段,垂釣者的釣魚技巧已經達到了出神入化、爐火純青的地步,他們完全可以隨心所欲地想釣多少魚就釣多少魚,然而此時釣魚的數量已經變得無足輕重了,他們僅僅是想要在河邊尋得一處寧靜的角落靜靜地坐下,全身心地沉浸在那悠然自得的心境之中,盡情享受著垂釣所帶來的獨特的寧靜與愜意。這就像是在人生的巔峰,看淡了功名利祿,追求內心的寧靜與平和。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對於第一重境界和第二重境界,絕大多數人都能夠產生共鳴,並且在生活中找到相似的體驗。然而對於第三重境界,我卻是在歷經了人生中諸多的起伏波折、看過了無數的悲歡離合之後才漸漸地有所體悟。至於那傳說中的“太公釣魚”以及柳宗元筆下的“寒江獨釣”,毫無疑問是屬於超越了這第三重境界之上的更高遠的層次。
我對釣魚的第三個境界以及更高的境界充滿了由衷的欣賞甚至是深深的羨慕,因為這樣的境界已經完全摒棄了青少年時期那種強烈的功利之心,是人生中一種極其難得的超凡境界。我們不妨大膽地設想一下,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所做的任何事情裡面,又能有幾個人真正可以做到不去關注事情的收穫與結果呢?在少年時期,我們在寒窗下刻苦攻讀,為的就是能夠在科舉考試中一舉高中、榜上題名;而在工作的時候,我們勤勤懇懇、努力奮鬥,其目的是為了能夠養活自己的家庭。然而,當我們帶著極為強烈的目的性和功利心去做事情、去工作的時候,諸如患得患失、酸甜苦辣、喜怒哀樂等各種各樣複雜的情緒就會不可避免地產生出來,而這顯然不是我們內心深處真正渴望達到的理想境界。
其實,我們每一個人在本質上都是生活這片廣闊海洋中的垂釣者。唯有在漫長的人生旅途中經歷了生活那如潮水般層層疊疊的磨礪,在世事的波折中深切地體驗了世態的炎涼,在人際交往中深刻地感悟了人情的冷暖之後,我們才能夠真正地理解那“釣不在魚”的高深境界,並進而讓自己的身心完完全全地融入到這種超凡脫俗的境界之中。
當我們歷經滄桑,終於能夠以一種輕鬆自如、坦然自若的心態放下內心深處那如藤蔓般纏繞的慾望與功利時,我們才能夠徹徹底底地明白“釣翁之意不在釣”這句古諺所蘊含的深遠意義。也只有到了這個時候,我們才能夠在生活的細微之處真正體會到人生那最為純粹的快樂與真諦所在。那是一種擺脫了世俗羈絆後的空靈與自在,是一種超越了物質追求後的寧靜與祥和,是一種在靈魂深處尋得安寧後的滿足與幸福。
在人生的長河中,我們如同在大海中航行的船隻,不斷地遭遇著風浪與暗礁。而垂釣的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