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照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1884年,年僅19歲的譚嗣同選擇離家出走,
他選擇徒步旅行的方式,
遊歷了大清國的大部分地區。
這次旅行讓他看到了清朝的真實面貌,與他之前的認知大相徑庭。
彼時,洋務運動已經進行了二十多年。
但譚嗣同卻發現,大部分地區並未享受到這場運動的成果。
普通百姓仍然生活在困境之中,他們受到官吏的壓迫和剝削,卻無法發出聲音,尋求公正。
譚嗣同總結下來,這些問題應該就是封建專制統治所帶來的一些列弊端。
所以即便他父親譚繼洵曾擔任過湖廣總督,他自己就是官二代,但他卻依舊毫不留情地批判著封建專制制度。”
“譚繼洵依舊期望兒子能跟隨自己的腳步,進入仕途。
在他的督促下,譚嗣同從五歲起就開始學習四書五經。
但譚嗣同對八股文的應試教育並無熱情,他的考試成績一直不理想,始終未能成功透過科舉考試。
從清代的官員檔案中可以看出,他的功名僅限於監生。
到了1894年,譚嗣同對清朝軍隊的‘屢戰屢敗’深感失望,於是他決定放棄科舉之路,全心投入到新學和維新事業中。
雖然譚繼洵曾對此表示強烈反對,但最終他還是作出了妥協,不再強迫譚嗣同參加科舉考試。
然而,譚繼洵的讓步是有限度的。
他嚴肅地對譚嗣同說:‘我已是七十多歲的人了,不知道還能活多久。
你可以不參加科舉考試,但你也已經三十多歲,必須為自己的未來打算。
全家人的生活都要靠你,我先為你捐個官職吧!’
於是,譚繼洵為兒子爭取到了一個江蘇候補知府的職務。”
“譚繼洵一直在為兒子譚嗣同鋪設著他所認為的,最正確的仕途道路,
可譚嗣同卻對這種安排充滿了牴觸與憤懣,內心的怒火與不滿從未消減。
這種父子間的對立,一直持續到譚嗣同生命的最後一年。
在應光緒帝召見之前,
譚嗣同以江蘇候補知府的身份在南京閉門撰寫《仁書》。
在這部作品中,他將對腐敗朝廷的滿腔怒火轉化為對專制制度的深刻批判,直斥:‘兩千餘年的專制制度,實乃大盜之政。’”
看到這裡,許多皇帝的臉色都變得有些陰沉難看起來。
這傢伙,可不就是一杆子打翻了一船帝王嘛!
不過封建社會確實也有很大的弊端,譚嗣同說的也不算錯。
“這一年,甲午戰爭爆發,清朝戰敗。
隨後在慈禧太后的授意下,李鴻章簽署了喪失國權、屈辱至極的《馬關條約》。
譚嗣同心中充滿悲憤,
他立志要奮發圖強,求學上進,推動國家變革。
此後,他積極投身湖南的新學運動。
次年,康有為在北京發起‘公車上書’,呼籲清政府進行改革。
譚嗣同帶著崇敬之情赴京,與康有為等人結識,並從他們那裡獲得深刻的啟發與鼓舞。”
“1898年,譚嗣同在湖南成立南學會,並創辦《湘報》宣傳變法思想,成為維新派中的激進人物。
同年6月,光緒帝頒佈《定國是詔》,正式宣佈實施變法。
譚嗣同看到了實現自己抱負的曙光。
同年8月,在翰林院侍讀學士徐致靖的舉薦下,譚嗣同應召入京。
光緒帝下詔授予他四品卿銜和軍機章京職務,讓他直接參與變法事務。
康有為不僅學識淵博,聲名顯赫,譚嗣同將康有為視為偶像和救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