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13]《革命文獻》,第69期,羅家倫主編,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1963年版。
[15]《蔣總統秘錄》,第十一冊,臺灣《中央日報》譯印。轉引《七七事變前後‐‐抹去灰塵的記憶》,李惠蘭明道廣潘榮主編,中國檔案出版社2007年出版。
[16]
此處,蔣介石所擔心和焦慮的是宋哲元瞞著中央政府私下與日本人簽訂不利於抗戰協議事。此前宋哲元因不甘心放棄他所經營掌控的平津地盤和權力,斷然拒絕了蔣介石讓其到保定指揮戰事的命令,悄悄潛往天津與日本人談和。此舉引起了國內輿論界譁然,但南京政府一直得不到真實的訊息。蔣介石根據外間盛傳的風聲,於18日致電宋哲元,指出:&ldo;倭寇不重信義,一切條約皆不足為憑。當上海一?二八之戰,本於開戰之前已簽和約,乃於簽字後八小時仍向我滬軍進攻。此為實際之經驗,特供參考,勿受其欺。&rdo;(《蔣介石年譜》李勇
張仲田編)宋得到蔣的命令後,似有所悟,於19日藉故離津赴平。宋走後,一直處在親日分子包圍中、力主和談的張自忠與他的拜把子兄弟張允榮(後為漢奸)代表冀察政務委員會,於7月20日凌晨與日本駐屯軍司令官香月清司簽訂了一份有七條之多的密約,世稱《香月細目》。主要內容為五個方面:一,中國正式向日軍道歉;二,中國軍隊後撤,包括撤出北平市;三,懲罰、罷免抗日人員,首以懲&ldo;主戰甚力&rdo;的馮治安為主。因秦德純與馮相附和,亦在撤懲之列;四、撤離冀察境內屬於排日組織及人員;厲行反共和取締排日的宣傳、教育及學生、民眾運動。這個時候,宋哲元並不知張自忠已在密約上簽字,當然更不知日本人已有了讓張取宋而代之的許諾。
何以張自忠會像後來媒體所說的那樣&ldo;自以為忠&rdo;,如此膽大妄為地與日本人簽訂密約?除了張本身具有山東人剛強的性格外,還要追溯到二十九軍組建時的背景。因當時張帶來的部隊較為完整,宋隱然倚為重心。當然,南京政府及張學良之所以能收留馮玉祥殘部,與一個叫蕭振瀛的人四處奔走不無關係。蕭是馮的舊部,腦瓜子聰明,嘴巴靈便,當年很得馮的歡心,頗受重用。就是這個蕭振瀛憑三寸不爛之舌,在南京與北平張學良行營奔走權要,為加強砝碼,遊說中對張大加抬捧,稱為傑出的軍事將才云云。被說動的孔祥熙曾至陽泉檢閱二十九軍,對張自忠特致嘉勉。迨二十九軍在冀察穩住陣腳並擴大局面後,張自忠覺得整個軍隊之有今日,他的威望與力量起了關鍵作用,乃自我膨脹,做事多表現出自負驕傲之色,並以&ldo;二頭兒&rdo;自居。當冀察政務委員會成立後,張對各師補充兵員及地盤分配問題,對宋哲元心懷不滿(當時蕭振瀛因救二十九軍有功而任天津市市長),宋對張亦有戒心,但對其&ldo;故示優容,安其反側&rdo;,後來讓張當了天津市市長。在這種情形下,自視在二十九軍權高位重的張自忠,因急於與日本人談和,且自信有能力緩和危局,才頭腦發熱,簽署了密約。
密約既簽,張自忠在天津無法完成《香月細目》的規定內容,遂於7月25日離開防地,秘密潛往北平,未向軍部報到,背著宋哲元和其他將領,與張璧、潘毓桂、江朝宗等一群親日分子,謀划具體執行的方針大計,以謀求日本人的歡心。這是張自忠有漢奸嫌疑、踏入泥潭最顯著的一步。假如就此打住,張自忠尚能為黨國領袖和軍民所諒解,可惜他沒有就此止步,遂有漢奸之名附身,造成了後來無可挽回的痛悔之局。
[17]關於宋哲元與二十九軍將領率部撤退事,有如下兩種截然相反的說法:
第一種是宋&ldo;丟卒保車&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