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21)《楊文弱先生集》卷;楊山松:《孤兒籲天錄》。
(22)談遷:《北遊錄》,《紀聞上》,《榜購一詞》條。按:此條首雲&ldo;總督楊文嶽嗣昌出師,榜輯劇寇張獻忠&rdo;,楊嗣昌字文弱,談遷誤為文嶽,又稱之為總督,遂與明保定總督楊文嶽混為一人。楊復吉《夢闌瑣筆》載此事時更寫成&ldo;保督楊文嶽出師榜緝張獻忠&rdo;,均誤。又楊氏所載詞中&ldo;興安、平利走四方&rdo;一句作&ldo;興安、平利走東鄉&rdo;。李馥榮:《灩澦囊》卷一所載楊嗣昌榜刊《西江月》詞句為:&ldo;不作安安餓殍,效尤奮臂螳螂。往來楚蜀肆猖狂,弄兵潢池無狀。雲屯雨驟師集,蛇豕奔突奚藏?許爾軍民綁來降,爵賞酬功上上。&rdo;或系楊嗣昌所刊另一榜文。
(23)見《灩澦囊》卷一。崇禎十二年十一月楊嗣昌在《備述獻賊孤窮,亟宜懸賞購縛疏》中酌議&ldo;有生擒張獻忠者賞銀五千兩,加升玉帶,蔭錦衣衛指揮世襲;斬首來獻者賞銀二千兩,加升玉帶,蔭授錦衣衛指揮僉事世襲。&rdo;其他分別給賞。此議於十二月初八日經朱由檢批准(見《楊文弱先生集》卷三七;又見楊山松《孤兒籲天錄》卷十二)。按:楊嗣昌在朝廷面前歷來謹小慎微,他在榜文中公佈的賞格不大可能同朝廷認可的規格相牴牾,所謂&ldo;賞萬金,爵通侯&rdo;疑是傳聞之辭。但他在《飛報瑪瑙山大捷疏》(疏尾雲崇禎十三年三月初五日奉聖旨,上奏時間當在同年二月二十日左右)中說:&ldo;臣於兩月之前,恐其潛蹤遠竄,業已畫刻圖形,遍佈湖廣、河南、陝西、四川等處,高懸賞格,預備擒拿。&rdo;既雲&ldo;兩月之前&rdo;當在崇禎十二年十二月間,同上引兩個材料相符。可知榜文上確已列出賞格,標準應是經朱由檢批准的規格。
(24)見《灩澦囊》卷一。按:此事在《平寇志》等書中,都記載於楊嗣昌追擊張獻忠入川之時,還說在楊嗣昌的衙門裡到處貼著&ldo;有斬閣部來降者賞銀三錢&rdo;,嗣昌&ldo;疑左右皆賊&rdo;。參考上引原始材料,恐系傳聞之誤。
(25)瑪瑙山故役中,張獻忠大敗的主要原因,是這時左良玉感恩圖報,肯於打硬仗。楊嗣昌決定暫時放過其他各部義軍,集中左良玉部和陝西、四川、湖廣官軍專一打擊張獻忠部,力量對比上佔了絕對優勢。暫時獲勝是毫不奇怪的。戴笠、吳殳在《懷陵流寇始終錄》裡,對左良玉等部取勝的原因表示懷疑,說:&ldo;獻,劇賊,喪敗至此,必有意外之變&rdo;,因而採取了左良玉遣降將劉國能挑選一批精兵偽裝成打糧歸來的義軍將士混進營盤,突然內外夾攻,獻忠猝不及防,以致大敗的說法。彭孫貽《平寇志》卷三、孫之騄《二申野錄》卷八,也持此說。其實,這個傳說是不可靠的。據現存左良玉出師時的報告,劉國能和李萬慶當時留守鄖陽,不在行間。另外,瑪瑙山戰役的經過,在楊嗣昌當時的參疏裡有詳細的描寫,可資參考。
(26)《綏寇紀略》卷七、《國榷》卷九七寫作寒溪寺。此據《楊文弱先生集》和《孤兒籲天錄》。
(27)《楊文弱先生集》卷四九。
(28)楊山松:《孤兒籲天錄》卷十一。《綏寇紀略》卷八說,張獻忠派部將馬元利攜帶重寶去見左良玉,說:&ldo;獻忠在,故公見重。公獨不之思乎?公聽所部多殺掠,而閣部猜專,無獻忠即滅不久矣。&rdo;左心動,實縱之去。這一說法不知可靠與否。但明後期官場上重文賤武的風氣十分盛行,左良玉等反動將領出於個人考慮,採取儲存實力,&ldo;養寇自重&rdo;的辦法,當系事實。
(29)據光緒十年《興山縣誌》,白羊山又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