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八月十六,守衛柺子坡的一中隊第一小隊,吃完早餐後象往常一樣,值班的值班,種菜的種菜,大多數隊員還是苦練槍法,他們深深知道,只有把槍法練到快準狠,才可以戰勝敵人,他們原以為只要打得準就行,在上一次戰鬥中他們才體會到光準還不行,還必須得快,你慢了敵人就有機會打到你,他們都在向一秒努力,即上膛,瞄準,射擊,退彈在一秒鐘內完成。他們現在對五百米以內的目標可以說是百分之百的有把握一槍命中,他們的最終目標是八百米到一千米百發百中。包括種菜的隊員,他們也不忘練習眼疾手快,比如菜的旁邊有棵草,他一鋤頭下去,只挖草,絕不會傷到菜,他們拿瓢澆水,手中瓢裡的水想澆哪棵就是哪棵。九點多鐘在頂層值班的隊員發出警報,隊員們迅速到位,關好大門。小隊長袁成佑立即跑到頂樓,往前一看,一公里開外有一小隊日軍正在向這裡走來,他立即作出決定,讓隊員們練練遠端射擊,他立即傳命:“目標到三號地段開始射擊,按預定順序開槍,以我的槍聲為號。(他們將射擊範劃成三個地段;離碉樓一百米以內的叫一號地段,離碉樓五百米以內的叫二號地段,離碉樓八百米以內的叫三號地段)隊員們都十分興奮,早就想一試身手,有幾個隊員不高興,因為鬼子少了,沒有他們的份。當鬼子進入三號地段時,三號地段離碉樓約七百米遠。袁成佑一槍打倒了一個背迫擊炮的鬼子,緊接著隊員們開槍,槍聲過後,袁成佑拿起望遠鏡觀察,見有兩個鬼子只是擦破了臉皮,兩個鬼子打掉了一隻耳朵,他們正扒在地下拿槍向這裡瞄準,對應的四個隊員又羞又愧,再次舉槍瞄準,槍聲過後,四個人都不動了。袁成佑正要帶人走去打掃戰場,頂層隊員喊道:“又有鬼子來了!”隊員們馬上各就各位。袁成佑上到頂層,拿起望遠鏡一看,真的又有一隊鬼子來了,人數是一樣的,所拿的武器是一樣的。這隊鬼子走到離那隊鬼子二百多米遠的地方停下了,只有一個鬼子跑過去看了一下立即跑回去了。接著又有兩個鬼子往回跑去,不一會又出現了第三隊鬼子,走到第二隊鬼子旁邊停下,過了約十五分鐘,第四隊鬼子出現了。袁成佑明白了,這是鬼子的一箇中隊,採取的是連珠戰法,肯定還有一隊在後面,果不出所料又有一隊鬼子來了,並且還有一個騎馬的,毫無疑問,這騎馬的是個中隊長。可惜他在一千二百米開外,步槍打不著。袁成佑立即叫一個隊員去後山東坡報告這一情況,因為東坡有電臺,有大隊警衛班陳家明他們。陳家明立即將有一箇中隊的日軍來犯的情況電告了陳英。陳英立即回電:“堅守待援。”陳英認真分析了鬼子的目的,知道這是鬼子的一種偵察手段,前些次他們一個一個單獨偵察小隊都被我們消滅了都不知道是誰幹的,這下他們一定會認定就是柺子坡乾的。事實證明,陳英的分析是對的,板本暫代山本執印後,冥思苦想,如何要幫山本扳回一局,自己也好露露臉,於是就想出了這個連珠偵察法,他思之再三,決定派北條文彥中隊來完成這一任務,北條文彥為人謹慎且詭計多端,他本人自一九三一年進入中國後,憑戰功從一個士兵升到少佐中隊長,而且百條中隊還是一個滿編中隊,幾個小隊長都是他親手提撥的,個個心狠手辣,兇殘無比。當白條從報告者口中瞭解到遇碎計程車兵都是頭部中彈時,急忙不動聲色的跳下馬來,怕的是被對方一槍爆頭。為了證實自己的判斷,他命令第二隊派一個人去把第一隊的機槍搶回來,第二隊立即派了一個鬼子跑過去,撿起地上的機槍正要往回跑時,一聲槍響,栽倒在地不動了。北條算是親眼所見了對方的槍法厲害。他是打算集中五挺機槍組成火力網封鎖碉樓射擊孔,看樣這個辦法行不通,為今之計只有調重機槍過來。本來想請空軍調飛機來轟炸,可是空軍說這塊區域離大別山主峰太近,且樹木高大,山峰眾多,飛機容易出事故,己劃為禁飛區。北條立即給板本發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