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4 章 (第2/6頁)
今日不上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趙大山不想搭理兩個弟弟,反倒是扭頭叮囑趙小寶:“小寶,外頭壞人多得很,咱看看熱鬧就成,可不興掏錢。”
趙小寶點頭,緊緊抱著她的小錢袋,她差點就被騙了一文錢呢。
說要吃麵,結果看了半日熱鬧,趙大山帶著弟妹就近找了一家麵攤,決定先把肚子填飽再說。
他們得抓緊時間,在城門口排隊等著進城時問了鏢頭,他們二日後就要回縣裡,若想一起走,就不能錯過了時辰,他們不會等人。
趙大山倒是把路線記住了,不過正是因為記住,更得搭順風車。這一路雖沒遇見山匪,但實在算不得安生,尤其是夜裡,只有人多才安全,他們兄弟萬不敢單獨上路,尤其帶著小妹。
現在只寄希望於人參能順利賣出去,總歸是白撿來的東西,賣多少都不會虧。
當然,能多賣些錢最好,來一趟府城不容易,他想多買點東西帶回家,日後沒啥大事兒估計也不會來了,實在太遠,還不安全。
…
府城物價貴,一碗素面就要八文錢,量還少,除了趙小寶,誰都沒吃飽。
出門在外真是哪哪都要花錢,在他們鎮上,一碗素面才五文,量大管飽。而在府城,十文錢丟地上都聽不見個響兒,趙二地砸吧著嘴一副沒吃飽的樣子,趙大山乾脆利索付錢走人。
結果轉頭就去隔壁買了幾l個粗糧饅頭,這玩意兒在鎮上一文錢一個,在府城要賣兩文,個頭還小,跟吃包子似的一口一個,關鍵還沒有餡兒。
按他們平日裡的飯量,這種饅頭得吃十個才能管飽。
趙大山付錢的時候手都在抖,決定在府城這幾l日就啃家裡烙的野菜餅子和粗糧饅頭,再不來外面吃了,根本消費不起。
啃著饅頭四處瞎逛,主要看看附近有沒有醫館,他們打算先把人參賣了,再琢磨夜裡在哪裡睡覺的問題,畢竟身上銀錢不多了。
出門時,王氏把家裡所有家當都給了趙大山,其實也沒多少,年初那會兒去鎮上買藥花了不少,後來建房子、置辦家當,幾l乎就沒啥剩下多少了,身上零零總總算下來統共也才不到一兩銀子。
當然,匣子裡的金子不算。
雖老覺得不是自己的
,但帶在身上勉強也是底氣,不然他們都不敢出門。
府城太大,兄妹四人逛了小半日,最後使了幾l文錢和一個蹲在路邊兒的老乞丐打聽了一番,再結合這半日的所見所聞,知曉了個大概。
府城大大小小的藥鋪不計其數,但要說其中最出名的還屬四家,一個是開遍慶州府的平安醫館,據說東家和京城的某個大官有點七拐八繞的姻親關係,大本營在京城,府城的平安醫館都只是分館而已;一家保和堂,一家妙手堂,這兩家原本同枝同源,祖上是一個老祖宗,乃是親兄弟分家後各自起了招牌,前身的名字叫“妙和堂”,家族世代行醫,在當地很有名望。
最後一家則是杏林醫館,他家出過一個御醫,而當代家主據說五歲就能背下所有藥名,八歲能矇眼辨別,十二歲就能單獨開方治病,在當時素有小神醫美名,很受百姓推崇。
結合打聽來的情況,趙大山覺得自己若要賣人參,最好去杏林醫館。
雖然他們可以隱瞞來歷,不說自己是潼江鎮的人,這樣就能去平安醫館碰碰運氣。但趙大山思來想去,覺得沒必要,他又不欠平安醫館啥,何必去熱臉貼別人冷屁股?
至於保和堂,他不太想去,縣裡那位掌櫃高高在上的態度讓他有些不太舒坦,這家是他頭一個否決的。至於妙手堂,他思來想去,決定把它挪到杏林醫館後頭。
首選還是杏林醫館,人家祖上出過御醫,一聽就很厲害。
輾轉打聽到地方後,四個文盲不識字,好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