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女子為吏 (第1/2頁)
芹菜豬肉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眾人思緒不一,不過所有人心中共識一致。
終於可以活下去了
活著二字在這個時代輕飄飄的,如浮木難以抓住,終於在這一瞬,他們觸控到了浮木的一端。
活著。
是所有人告訴自己的希望。
黃縣外的流民倒也未像廣廈那麼多,死的死,也有見過徐則州雷霆手段離去的,尚且在黃縣目前可以承載的線內。
黃縣的人口,不算地主的隱戶,明面上差不多八千多,流民大概一千,算上以後目前黃縣人口才勉強到一萬。
這一千流民,穆清讓其分批進入黃縣。
考慮到流民是外來人員,或許和黃縣正式居民會有摩擦,穆清暫時另外劃了一片荒地給這一千流民再合併成一個村落,讓其在黃縣安家。
城牆外面的安置茅屋也沒拆,後續或許還會有流民,可以先收容在此處。
流民聚集的村落,儘管他們還不算是正式居民,穆清也派了之前穆府的管家王根暫時當村裡的里長。
黃縣政策實施流程大概由穆清將政令釋出出去,各村的里長再去實施和落實。
所以里長尤為重要,淘汰不識字的里長,穆清基本上換成了自己人。
連一直帶在身邊的張大河也被穆清派去當了一村的里長。
穆清言出必行,之前招人的公告發出,還真給穆清找到了不少識字的人。
胡銀和妻子趙氏十分相愛,兩人生了兩個女兒。
經常有人嘲諷趙氏生不出兒子,趙氏和胡銀一直不太在意他人的蜚語。
胡銀對子女的教育從不吝嗇。
從小就請了教書先生給女兒啟蒙。
胡妙妙便是從小就讀著四書五經,也正是書籍讓其開拓了眼界後,胡妙妙並未和其他閨閣女子一般早早嫁做人婦。
胡妙妙十六,這個月過後便是十七,胡妙妙不急,胡銀也並未催促。
先是災禍波及了黃縣,繼而換了新縣令,隨著公示處一條又一條的政令流出。
從未有過變化的黃縣在接連幾條政令後煥然一新。
水渠水壩修起來了,縣裡的縣民有活幹也有飯吃了,連縣裡街道也多許多外來的新面孔。
胡妙妙讀過聖賢書,自然對黃縣的變化讚歎不已。
她曾見過穆清,神童般的人兒只是來了黃縣幾日,黃縣便重新充滿了生機。
更不用說身為女子,胡妙妙注意到了穆清身後時常跟著的穆姝還有出入縣衙當值的劉芸。
和她一樣,她們都是女子。
胡妙妙見到不少成為小吏的女子,她心中有著微弱的期冀,她也說不清是什麼。
期翼的種子一旦種下,紮根在了胡妙妙的心間。
穆清徵召小吏不論男女的政令發出。
胡妙妙心間的種子一發不可收拾的破土而出。
她識字,她會算術,她也像和穆姝一樣。
她要入衙為吏!
憑藉著胡妙妙的學識,順利透過了考核。
今日是胡妙妙當值的第一天,一同來報到的不止胡妙妙一名女子,還有月紅。
月紅不是孤身一人,她還有李阿婆,她得養家,縣衙的小吏每月都有俸祿。
月紅從來沒見過招收女子當小吏的縣衙。
但是有機會她便會抓住。
月紅才二十多些,和胡妙妙充滿生氣的性格不同,她較為沉穩,眉宇間多了些對旁人的疏離感。
穆清滿意的看著今日來報到的男男女女,果然大海淘金還是讓她淘了不少識字的人。
女子又如何,穆清自己也是女子。
在紅色信念的國家中長大的穆清一直記得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