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捷報頻傳,吳國抉擇 (第1/3頁)
夜郎如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公元240年11月,深秋之際,寒風漸起,落葉鋪滿了蜀中的小徑。
蜀都,湧動著一股不同尋常的暖流與振奮之情。陽光雖稀薄卻帶著幾分暖意,照耀著這座歷史悠久的城池。
城內,戰鼓未鳴,卻已瀰漫著一股勝利的氣息。 連日來,捷報頻傳,訊息如同春風般迅速傳遍了巴蜀大地,直至蜀都的每一個角落。
劉禪,手中緊握著一份剛從前線快馬加鞭送來的戰報,臉上洋溢著難以掩飾的激動與欣慰。聽聞丞相諸葛亮接連攻克扶風郡與安定郡,並以和平之姿順利接收雍州城,心中湧動的不僅是喜悅,更有對丞相深謀遠慮、文治武功的無限敬仰。
金碧輝煌的朝堂,劉禪端坐於龍椅之上,讀罷捷報,面含笑意,心中百感交集,眼中閃爍著對未來無限憧憬的光芒。
群臣或驚歎於丞相的非凡才略,或感慨於國家疆域的又一次拓展,更有老臣淚光閃爍,憶起往昔亂世,而今終見和平曙光。
一位鬚髮皆白、面容慈祥的老臣緩緩站起身來,他的眼中閃爍著激動與敬仰的光芒,聲音雖略顯顫抖,卻字字鏗鏘有力:“諸位同僚,今日之喜訊,實乃天佑我蜀國,丞相英明神武,智勇雙全,以少勝多,不戰而屈人之兵,連克扶風、安定,更以仁德之心,和平接收雍州,此乃我蜀國之幸,百姓之福也!”
老臣的話語如同溫暖的春風,拂過每一位大臣的心田,他們紛紛點頭贊同,有的更是熱淚盈眶,為能有如此賢能的丞相而深感自豪。
老臣繼續說道:“丞相此舉,不僅壯大了我國力,更彰顯了我蜀國之仁德,讓天下人知我蜀國非但武勇可嘉,更兼文治之功。吾等身為臣子,當竭盡所能,輔佐丞相,共謀大業,以報國家,以安黎民。”
群臣跪拜,齊聲恭賀,殿內迴響著激昂的賀詞,氣氛熱烈而莊重。
劉禪緩緩起身,雙手輕撫龍袍,聲音雖輕卻堅定有力:“丞相之智勇,實乃我蜀國之福,百姓之幸。今得安定、扶風和雍州,我蜀國疆土又添廣袤,實乃天佑我蜀國也!”
劉禪心中明白,這一連串的勝利背後,凝聚著丞相日夜操勞的心血,是丞相諸葛亮無數次深夜運籌帷幄、精心策劃的結果,更是無數將士浴血奮戰、捨生忘死的英勇體現。
劉禪當即下詔,對丞相及所有參戰將士大加封賞,並命人撰寫檄文,昭告天下,頌揚丞相之功德,激勵全國上下共襄盛舉,共謀復興漢室之大業。
同時,劉禪也意識到,和平接收雍州,不僅減少了無謂的殺戮與破壞,更贏得了民心與士氣,這是丞相“仁政”思想的又一體現。他隨即下令,派遣得力官員攜帶重禮,前往安定郡、扶風郡和雍州各地,安撫百姓,減免賦稅,興修水利,恢復農耕,力求在最短時間內讓這些新納入版圖的土地煥發生機,成為蜀國堅實的後盾。
隨著這一系列政策的實施,安定、扶風和雍州百姓對蜀國的認同感日益增強,各地紛紛傳來安居樂業、百廢俱興的好訊息。
他還特意修書一封,向丞相表達了自己的感激之情與對未來的展望,言辭間充滿了對丞相的信任與依賴。
王志偉,以其卓越的軍事才能和非凡的領導力,引領著蜀軍連克強敵,書寫了蜀國輝煌的一頁。
司馬懿退回長安後,對此次失敗深感恥辱,他暗中謀劃,準備捲土重來。
深秋的寒風已悄然席捲中原大地,魏都城內,往日繁華之下卻暗流湧動,一股不安的氣息瀰漫在朝堂之上。天空似乎比往常更加陰沉,彷彿預示著不祥之兆。
早朝,氣氛異常凝重。百官們踏著沉重的步伐緩緩步入金碧輝煌的太極殿,每個人的臉上都寫滿了憂慮與緊張。大殿中央,魏帝端坐龍椅,一臉平靜,凝視著下方,似乎在等待著什麼沉重的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