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伏擊司馬,天水歸蜀 (第1/2頁)
夜郎如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長安城外,一場未竟的風雲悄然散去。
司馬懿沒有派兵支援天水郡,讓王志偉感到有些意外,不過想來也在情理之中。司馬懿老奸巨滑,非等閒之輩,看出王志偉聲東擊西之策也很正常。
王志偉決定改變策略,他深知司馬懿的厲害,如果按原計劃行事,恐怕難以奏效。於是,他下令由姜維率領,準備襲擊長安的五萬兵馬暗中撤退,並故意讓司馬懿派出的探子發現。
在撤退的過程中,姜維佈置了防線,以防司馬懿追擊。他開啟丞相給他準備的錦囊,利用途中的地形優勢,設下了重重陷阱,準備給司馬懿一個驚喜。
司馬懿,此刻正端坐於書房之中,爐火映照著他深邃的眼眸,顯得格外睿智而沉穩。探子匆匆入內,跪倒在地,聲音中帶著幾分急促與興奮:“稟報大都督,姜維大軍已撤,正往南安返回!”
司馬懿聞言,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覺的微笑,隨即放聲大笑,那笑聲穿透了冬夜的寂靜,迴盪在書房之中。“果然如我所料,諸葛亮那老狐狸,玩的是聲東擊西的把戲。”他緩緩說道,眼中閃爍著洞若觀火的光芒。
原來,司馬懿收到諸葛亮率軍攻打天水郡的密報,早已洞察了諸葛亮此次行動的真正意圖。姜維雖勇猛,但僅憑一次突襲難以撼動長安這座堅城,更何況魏國雖處多事之秋,但軍力尚存,防線穩固。諸葛亮此計,實則是想借此吸引他的注意力,出兵救援天水,姜維趁機偷襲長安。
司馬懿的這一笑,不僅是對自己準確判斷的自信,更是對諸葛亮這位老對手深深敬意的體現。他與諸葛亮的較量,不僅僅是兵力的比拼,更是智謀與心理的交鋒。而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他再次證明了自己的智慧與遠見。
“傳我命令!”司馬懿高聲喊道,“全軍集合,隨我追擊蜀軍!”
魏軍迅速集結,浩浩蕩蕩地向蜀軍撤退的方向進發。
與此同時,姜維帶領的蜀軍正在加緊撤退。他們小心翼翼地穿越山谷,卻不知不覺間走進了一片密林。
就在這時,一陣喊殺聲突然響起,魏軍從四面八方湧來。姜維心中一驚,連忙指揮士兵迎戰。
然而,魏軍早有準備,他們利用地形優勢,將蜀軍困在了中間。蜀軍頓時陷入了被動。
姜維奮力抵抗,但無奈魏軍人數眾多,逐漸被逼入絕境。
關鍵時刻,姜維想到了丞相給他的第二個錦囊。他急忙開啟錦囊,只見上面寫道:“遇敵莫急,向北突圍。”
姜維當機立斷,率領大軍向北衝去。在北面,王志偉事先佈下了伏兵。他們看到姜維率領蜀軍衝過埋伏點,立刻殺出,弩箭鋪天蓋地,鐵雷的爆炸聲震耳欲聾,魏軍瞬間死傷無數。這場伏擊讓司馬懿措手不及,心中大驚,“連環計中計,撤退是假,伏擊是真,真是防不勝防啊!”隨即趕緊下令撤退,返回長安。
姜維率領大軍成功突圍,與伏兵會合。他望著身後的戰場,心中感慨萬千。這次假戲真唱,伏擊老謀深算的司馬懿成功,丞相真是神機妙算,精心佈局,姜維對丞相的崇拜之情溢於言表。
而另一邊,司馬懿看著遠去的蜀軍,臉上露出了一絲欽佩之色。他與諸葛亮這樣的對手交戰,任何時候都不能掉以輕心,否則就會萬劫不復。
安全撤離的姜維,開啟了丞相給他的第三個錦囊:“從天水郡後方突襲。”姜維會心一笑,率領一支精銳部隊,繞到天水郡的後方,這裡山高水險,道路崎嶇,密林叢生,為突襲行動提供了天然的掩護。他們悄無聲息地在這片複雜的地形中穿梭前行,沿途見到不少魏軍巡邏隊的屍體倒在雪地裡,身上還殘留著掙扎的痕跡;有的則躺在路邊,雙眼圓睜,似乎還在訴說著生前的驚愕與不甘。士兵們感覺很詭異,但是姜維清楚,這是丞相佈置的後